国恒以弱亡,独汉唐以强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朝代,国人以汉族自居,海外聚集地则以唐人街为名,可见汉唐对于中华民族的深刻烙印。而汉唐最具代表性的2个帝王分别为汉武帝和唐太宗,而两者之间差别在于汉武帝耗尽文景之治积蓄的国力,导致西汉王朝后力不济,如果不是光武中兴,估计汉朝维系不了400年统治。而唐太宗上手接的是隋朝的烂摊子,不过似乎越打越强,最终缔造了大唐盛世。
各位醒醒吧,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开局不同
汉武帝接盘的是文景之治后的国力积蓄,似乎在开局就胜过唐太宗,而实际上呢?当时,汉帝国已经经历了5位皇帝,土地和门阀的势力已经固化,汉武帝也是熬死窦太后才最终接掌这个国家,虽然似乎国力达到了巅峰,而实际上阶级矛盾也达到了一个爆发点,后继乏力是肯定的。
唐太宗虽然接手的是一个乱世,不过经过乱世之后,土地兼并和人口都已经到了最低点,所以再烂也不可能更烂了。所以,国家实力上升是肯定的,即便不对外用兵,也会在安定之后出现盛世。更何况,唐初的府兵制是依托于大量的土地储备,一帮更经历战争的骄兵悍将有在足够的利益驱使下,更是骁勇善战。
战争目的不同
汉武帝的战争目的是土地,而不是人口,相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是掠夺者。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包容性的王朝,唐太宗更是一个以天可汗为目标的男人,不仅仅要肉体上征服,更希望在精神上征服。所以,大唐不仅仅有汉族将领,更多的是少数民族的将领,也最终为其灭亡铸就了祸根。
而在汉武帝末期,为了天马而发动战争。
将领任用不同
汉武帝更多的任用外戚和亲近的人作为将领,例如卫霍、李广利。不管将领是否有才能,自己高兴就行。
而抛开唐初的天策府将领,唐朝各个时期可以说名将辈出,即便是唐末也是因为武将之乱导致灭亡。唐朝可以说一直在做对外扩张,不断的在西域等地区发生战争,领土也在不断变化,即便是武则天时期也是如此。
战争手段方式更加多样化
相对于汉武帝时期,唐朝的经济实力远高于周边地区,除了战争手段外,还包括经济手段。例如,从李世民时期到李治时期对高句丽,大量采用的是经济消耗的方式,最终李治时期一战定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