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彟:厚颜无耻的投机分子,还是真正的大唐开国元勋?
武德元年,李渊黄袍加身,大唐帝国建立。昔日的“阿婆脸”成了飞龙,一群人围着他欣赏这个稀罕物种,各种甜言蜜语几乎腻死李渊。其中有个人一脸谄媚地说:“俺早年就做过一个梦,梦见了今天的场景。”
说话的人叫武士彟,他的名气不算大,假如不是因为有个叫武则天的好女儿,恐怕需要放大镜才能从史书里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李渊斜楞一眼武士彟,冷笑道:“少装蒜,谁不知道你是王威的党羽?当初你阻止王威、高君雅抓捕刘弘基,确实有功劳,正因为如此我才叙功封你为太原郡公,如今你见我当了皇帝,就用这种荒诞的话来拍马屁?要脸不?”
李渊的这段话,引出了一个千古之谜:武士彟到底是厚颜无耻的投机分子,还是一名真正的大唐开国元勋呢?假如他是投机分子,武则天丢人可就丢大发啦,她又怎么能入选才人呢?我们从武士彟的出身谈起。
武士彟是并州文水的一个商人,他这个出身与李渊本不该有交集,两条平行线怎么就相交了呢?
李渊出任河东慰抚大使时,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就住在武士彟的家里,至于二人如何认识的,史书并未交代。民间史料对武士彟的生平记载更详细,从那里我们获得了如下信息。
武士彟的父亲武华曾经担任过东都洛阳的县丞,小士族家庭出身的武士彟却喜欢经商,喜欢广交豪杰,生意做得特别大。隋炀帝营建东都的时候,武士彟获得一个大订单——负责木材供应。
但这笔买卖并不顺利,武士彟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杨素,靠扬雄和牛弘的庇护才幸免于难。
大概是这次磨难,让武士彟觉得商人总是低人一等,于是他改头换面,参军入伍当了鹰扬府的一名队正。
鹰扬府即骠骑将军府,队正是九品武官,统帅50人,武士彟所在的鹰扬府直属上司就是李渊。
从这个记录不难推论,因为上下级关系二人结识,武士彟家境富裕,府邸阔绰,腾出一套来给李渊居住一点也不意外。
那么王威又是谁?
李渊后来又被隋炀帝提拔为晋阳留守,兼晋阳宫宫监,这位王威和高君雅,就是晋阳副留守。说白了,其实隋炀帝用来监视李渊的制衡力量。
作为晋阳留守,李渊手上的人们其实只有三千多人,靠这点人马起兵远远不够。于是李渊找了个借口,私下大规模招兵,而刘弘基和长孙顺德则以左右统军率领新军。
问题是刘弘基和长孙顺德“不干净”,他们都是逃犯。早先隋炀帝征高句丽,向天下征兵,二人本在应征之列,却半路逃跑。
李渊公开用两名逃犯统帅军队,引起了王威、高君雅的警觉,他们跟好友武士彟商量对策。武士彟说:“刘弘基和长孙顺德是留守大人的贵客,眼下情况如果抓捕他们,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吧?”
二人觉得武士彟说得有道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武士彟的建议,给了李渊一个缓冲期,于是趁着个空档,李渊做好了准备工作,并先下手为强干掉了王威和高君雅,顺利起兵。
李渊所言,给武士彟册封的理由就是这个。但问题是,武士彟既然是王威的朋友,为何要给他出了个这么馊主意?他是有心还是无意?
倘若无意而为之,说明他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李渊赏赐他郡公爵位太大方了;假如他是有意而为之,那说明人家就是李渊的间谍,是大唐开国功臣。
对武士彟的红与黑之争,可谓两极分化,民间史料认为他是大唐功臣,新旧唐书两本正史认为他功劳很小,是个投机分子。《旧唐书》干脆明说:当初许敬宗为了拍武则天马屁,在编撰《实录》时,编造史实夸大了武士彟的功劳,因此《旧唐书》“削而不书”。
也就是说,《旧唐书》的《武士彟传》其实删减了很多作者认为不可靠的史料。至于删掉的内容是啥,很可惜,唐朝的《实录》除了唐顺宗一朝以外,全都遗失了。但在很多民间史料中,却遗存了部分记录,至于可信度有多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旧唐书》这么做不足为奇,除了许敬宗篡改历史这个正当理由外,士族集团“反武挺李”的儒家正统思想,也是它必须丑化武则天,以及武氏家族。《新唐书》的立场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本正史所记载的武士彟,很可能被可以丑化了。
我个人认为,武士彟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开国功臣,而不是投机者!先别抨击我过于武断,我就用新旧唐书之矛,来戳它们的盾,这么做公平吧?
其一,武士彟早就全李渊起兵反隋
按照《旧唐书》记载,李渊这个人城府很深,很多人都劝他起兵,但是他一边悄悄做准备,一边却满口忠诚,而武士彟就是劝他起兵反隋的人之一。
“时盗贼蜂起,士彟阴劝高祖起兵,自进兵书及符瑞,高祖曰:‘幸勿多言,兵书禁物,尚能将来,深识雅意,当同富贵儿。’”
看见没,人家武士彟早就表明立场,希望能跟着李渊一起反隋,并且还向李渊献了一册兵书和符瑞。我们不大清楚他所献的兵书是什么,但至少符瑞这东西是高压线,足够他灭族。
你可能要说,这有可能是武士彟的“钓鱼执法”啊,理由不充分。那好,我们再看下面这个直接的证据。
其二,武士彟是谋害王威的参与人
李渊在对王威和高君雅动手前,为防不测,在晋阳宫东厢埋了一支伏兵,率领这支伏兵的将领,正是武士彟。
当时还有个叫田德平的人,也看出了李渊要图谋不轨,想要去告密,武士彟警告他说:“唐公才是晋阳老大,王威、高君雅跟屁虫而已,你还是识相点。”
后来王威和高君雅被召入晋阳宫,并被李渊杀害。
假如武士彟是王威的党羽,他为何不出手相救?李渊敢在这种场合下,用武士彟做警卫吗?
其三,武士彟是“太原元谋功臣”之一
大唐建国有两份功臣名单,一份是大家熟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另一份是“太原元谋功臣榜”。凌烟阁功臣榜其实代表的是太宗朝,太原元谋功臣榜才是真正的开国功臣榜,17位元谋功臣中,武士彟位列第13位。
这份榜单含金量十足,连参与了劝谏和部分谋划工作的温大雅、温彦博兄弟都没资格入选。这十七人都是什么人呢?两类人:亲友和部下。李世民、长孙顺德、柴绍、裴寂、窦琮等或是亲属,或是世交好友;武士彟、殷开山、刘世龙、刘政会、赵文恪李思行等人,都是李渊的亲信部众。
其实武士彟还有一个大家看不到的功勋,李渊招兵买马所需的军费哪里来?武士彟的赞助,这一点恐怕李渊早就有所图谋。
假如李渊认定武士彟只是个投机分子,赏个官职就可以了,没必要封爵,且是个郡公,还将他列入功臣榜。
你可能又要反驳:李渊自己都说武士彟是“取媚”之徒,这又怎么解释呢?
其四,李渊的话被史书刻意曲解
李渊这个人有个“可爱的毛病”,说话太随便,随便到不把门,经常跟大臣们插科打诨,一点没有人君的威仪。
这也不难理解,李渊的皇位是抢来的,这叫自己给自己镀金,而不是天生“金灿灿”。他天性随和,喜欢开玩笑,喜欢结交朋友,跟朋友说话毫无顾忌,甚至因此惹出过大麻烦。
有一次他对表弟独孤怀恩说:“你姑姑家的儿子都当了皇帝,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你了?”
独孤怀恩是独孤信的孙子,李渊和隋炀帝都是独孤信的外孙。李渊说这话时显然有点得意忘形,竟然拿自己的皇位开玩笑。可独孤怀恩却因为这句话心里长了草,后来果然反了,差点把李渊送去见独孤信。
李渊跟裴寂的关系,简直是好基友,而不是君臣。没办法,他就这么“任性”,就这么“没正形”。因此,我认为他嘲笑武士彟的话,也应该就是得意忘形之下的跑火车。
《册府元龟》记载了一段李渊对武士彟的评价:“此人忠节有余,去年儿夭,今日妇亡,相去非遥,未常言及,遗身狥国,举无与比。”
这是说的什么事呢?武德中期,武士彟出任检校右厢宿卫,期间他的两个儿子病危,为了工作他没有请一天假。后来妻子又病危,又坚守岗位,外人都不知道他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
大概出于感激的心理,后来李渊做主,将扬雄的孙女杨氏嫁给了武士彟。正是这段姻缘,给大唐帝国掀起惊涛骇浪。这位四十多岁才出嫁的老姑娘杨氏,给武士彟生了三个女儿,其中老二就是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