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萧太后,远比《杨家将》中的精彩,吕雉、武则天望尘莫及
“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有个叫萧思温的老头深谙此道,他拒绝开建设银行,却一下子开了三家招商银行。
于是萧老头开始“招商”,长女和次女都被嫁给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孙子。老萧是个精明的投资家,分明是在钓大辽国第一金龟婿。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俩女婿最终只能算“银龟”。
不过老萧资本大,还有第三座银行等着招商,不愁没商机。
机会说来就来,应历十九年,“睡王”辽穆宗在打猎途中被太监们合伙干掉了。那天,北院枢密使老萧正好在辽穆宗的身边。
于是老萧联合几位心腹,封锁了皇帝遇害的消息,将一个叫耶律贤的王爷召来,并让他在穆宗灵前即位。这位耶律贤就是辽景宗,当然这个皇位他不能白给,得给老萧当“金龟”。
靠老萧的投资经,他的三女儿萧绰(字燕燕)隆重登场,她就是《杨家将》里那个大名鼎鼎的萧太后。
在《杨家将》里,萧太后为人残忍歹毒,无才败德,自私弄权。其实,小说里除了她的名字符合正史外,形象被完全污化。
《杨家将》成于北宋时期,宋人对辽人的痛恨无需动员,不黑她都对不起大宋子民的身份。另外,宋人也分不清楚多得数不过来的“萧太后”,正好移花接木,把所有萧太后们的恶事全都集中在萧绰一人身上。
原来辽国有个怪现象,他们的贵族阶层只有两个家族,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很多人说辽国只有两个姓,错!辽国由契丹八部构成,怎么可能只有两个姓?准确的说法是,只有这两个姓才有资格称为贵族。
整个辽朝,所有的皇后,除了一位汉人,其余都是契丹萧氏(辽国第一任皇后述律平,后来改姓萧),所以对契丹历史不甚了解的宋人傻傻不分,根本搞不清楚十来个萧太后谁是谁。
于是,自断手腕、杀人如麻的述律平,生性歹毒、阴险狡诈的萧耨斤,她们的事迹被加到了萧绰头上。巧得很,自私弄权的慈禧也是少数民族,于是她们三女人一台戏,就形成了《杨家将》中的“萧太后”。
历史不戏说,正史中的萧太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也可以拉三个女人来唱戏:吕雉、武则天和刘娥,萧太后就是她们的合体。
她精明如吕雉,在危机中构建皇权的独立性
刘邦驾崩时,汉家龙椅其实处在火山口,子幼母寡,骄兵悍将,让吕雉连哭的心情都没有。萧太后也是如此,辽景宗驾崩时,新君耶律隆绪只有10岁,朝内山头林立,压力全都放在了29岁的萧太后肩上:
“时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后当朝虽久,然少姻媛助,诸皇子幼穉,内外震恐。”
在辽景宗之前,辽国的皇位一直在耶律贤和耶律德光两系之间,靠刀把子来回轮换。孤儿寡母的局面,正是皇权被暴力轮转的好机会,于是200多宗室诸王在娘俩面前拿杀猪刀刮胡子。
萧太后命苦啊,想想都是老萧头当年太急功近利,一座“建设银行”也没有留下,否则她有娘家兄弟依靠,何至于如此势单力孤?
当年吕雉一面安抚陈平、周勃等功臣势力,一面提拔吕氏子弟牢牢控制军权,同时大搞刘吕联姻拉拢宗室。在稳定局面后,她轻徭薄赋,大力促进农业生产,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萧太后颇得吕雉真传,在辽景宗灵前,她眼泪婆娑地接见了帝国两位大佬耶律斜轸和韩德让:俺孤儿寡母的,内忧外患,这可如何是好啊。她楚楚动人的模样,让两位大佬立刻雄性荷尔蒙发作,他们拍着胸脯说:有我们在,谁欺负你我们捏死他!
于是萧绰以耶律斜轸、韩德让、耶律休哥为三驾马车,以联姻的方式与几位要臣结盟,又大耍软刀子,把宗室亲属软禁于宫中为人质,逼迫他们交出军权。
用眼泪征服大佬,用婚姻拴住要员,用计谋降服宗室,萧太后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地解除了内患,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她尊贵如武曌,以皇后之身独掌国政十余年
萧绰哪来的本事?原来在她当皇后的13年间,早已经将朝政问题玩得滚瓜烂熟,颇似当年的武则天。
当年高宗李治患上头风病,根本处理不了朝政,于是搞了个“二圣并立”,将大权让渡给武则天。萧绰也是如此,辽景宗常年病歪歪,日常朝政基本上交由萧绰打理。
为了强化萧绰的地位,辽景宗允许萧绰自称“朕”,行文称“制”或者“敕”,可以独自召集大臣商议国事,临终前还留下遗诏:凡军国大事皆有萧绰定夺。
因此,辽圣宗跟李显、李旦一样,都是“甩手掌柜”。唯一不同的是,辽圣宗跟老妈的关系远不像武则天母子那么糟糕,萧绰也没有贪恋权力,更没有称帝的野心,而是在晚年自觉地交权退休了。
萧绰还有一点与武则天“神似”,二人都是“有情人”。
武则天先宠薛怀义,再宠沈南蓼,又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多情得很。萧绰则比较“专一”,始终拿韩德让当个宝。
有意思的是,萧绰和韩德让一点都不避讳闲言闲语,正大光明地同居。野史将这段故事描绘得很精彩,北宋发动“雍熙北伐”的理由之一,就是太后不学好,一定不得人心,一定朝政败坏。
事实证明大宋的学究们太想当然,拿人家的风俗当绯闻,终究搬了石头砸伤自己的脚。
她仁爱如刘娥,权谋之下又不乏人性之光辉
刘娥是宋真宗的皇后,她已经穿上了龙袍,差点成了武则天第二。刘娥在宋真宗和宋仁宗期间,执掌朝政20余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却被一个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描绘成残忍阴险的女人。
真实的刘娥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宋仁宗的亲妈李妃,不光没有遭到刘娥的迫害,相反二人关系融洽,李妃正是在刘娥的推荐下得到宠幸,又一步步得到晋升,死后还享受了皇后的葬礼。
萧绰也一样,她为了巩固权力,虽然也会大耍手腕,但她却没有大搞极端的清洗,更没有搞肉体消灭。相对于前几任皇帝,为了皇权兄弟自相残杀,母子祖孙反目成仇,宗族相互团灭的惨剧,萧绰简直可以被称为仁慈的菩萨。
这一点,她要远比吕雉和武则天伟大。
她独一无二,以太后之身两次率军出征
萧太后还有一个吕雉、武则天和刘娥,乃至所有的太后们都没有的记录,她以太后身份两次亲率大军上前线。
986年,北宋发动“雍熙北伐”,时年33岁的萧太后带着儿子辽圣宗一起御驾亲征。那一战辽国打掉了赵匡胤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家底,连赵光义都差点在战场上挂掉,著名的杨继业也是牺牲在了这次战役中。
1004年,51岁的萧太后再次率军出征,一直打到黄河北岸,差点让南宋提前一百年出场。
上马治军,下马治国,这个对男人独有的评价,居然用在了一个女子身上,实在太神奇了。
萧绰以皇后身份辅政13年,又以太后身份执政27年,一手将辽朝推上了历史的巅峰,这在古代历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公元1009年11月,萧绰正式归政于辽圣宗。不料,卸下了担子的她一个月后就突发重病。六天后56岁的萧太后撒手人寰,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