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是一国之主,关羽为何还要拒绝东吴求亲?
三国时代,魏强而蜀、吴弱,因此孙刘选择了联盟抗曹的战略方针。一直到刘备、孙权死去,吴蜀也都唇齿相依,双方再也没有红过脸、打过架了。其实早在赤壁之战时期,刘备与孙权就通过联盟打败了强大的曹操,孙刘双方虽然有小的矛盾但也可以做到守望相助,然而鲁肃死后,关羽和吕蒙、孙权就关系恶化,双方甚至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特别是关羽在拒绝孙权的求亲以后。
当时刘备已夺取了西川,关二爷负责镇守荆州要地,而孙权则稳居东吴。孙刘双方围绕着荆州问题经常互相“过招”,不过好在有强敌曹操存在,因此刘备与孙权还没到翻脸的地步。可是荆州这块肥肉一直没有收回来,孙权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这时候,曹操让孙权去抄关羽后路,孙权采取了“先礼后兵”的方法:先找关羽求亲,若他答应就继续联合破曹;如其不允则联曹打刘。结果关二爷非常果断地拒绝了东吴的求亲,甚至还大骂吴国的使者。最后孙权果然翻脸,灭了关羽,夺了荆州。
这里有几个地方让人看不懂。首先,孙刘联合才能对抗曹操,这个小孩都懂的道理二爷不可能不知道。其次,孙权好歹是一国之主,将来关羽的女儿嫁给别人,可以成为未来的皇后。于公来说,关羽和孙权结了亲家,双方有利于巩固联盟关系。
从个人利益出发,孙权是一国之主,他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关羽的女儿可能成为将来的皇后,这是多么一件荣耀的事情;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二爷都不应该拒绝。可他偏偏却不答应。不论从《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描写来看,关羽在听说孙权的求亲之后,气得暴跳如雷,并骂了吴国的使者。
这就有些非常不科学了。那么关二爷到底为什么要拒绝孙权的求婚,其中有何原因呢?我们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其实并不能怪关羽骄傲看不起人,主要原因还是在孙权身上。历史上孙权为了巩固孙刘关系而把自己花季年纪的妹妹嫁给了“老头子”刘备。
孙夫人与刘备老板之间差着20多岁,结婚前他们又不认识,这2人兴趣爱好也似乎不大一样,所以他们的婚姻根本不存在爱情基础,主要为政治婚姻。没有感情的婚姻都是不牢靠的,所以历史上的他们根本过得不幸福。因此,孙夫人后来私自偷偷回到了娘家。在外人看来,这场婚姻是失败的,而在二爷眼里,是孙权单方面悔婚。
关二爷本来就不待见孙权,而孙权老板又背上了悔婚的嫌疑。恰恰在这不久之后,孙权又派人前来求亲,你说哪个还敢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关羽的愤怒不是没有道理的。正因为孙权之前有悔婚的不良行为,所以关羽不敢把女儿嫁给对方。万一这是孙权的阴谋,那么关二爷的女儿名节就毁了,而她还可能成为对方的人质,到时候关羽甚至整个蜀国都会受到对方的牵制。
再者,即使孙权是真心来求亲的,但刘备、孙夫人的失败婚姻案例就活生生摆在那里。关羽的千金与孙权的公子素不相识,这2人也不存在感情基础,双方也没有共同爱好。所以要是他们结了婚,估计又是刘老板与孙夫人的悲剧翻版。
因此,从这2个角度出发,关羽都不愿意把自己女儿的幸福就这么毁了。加上关羽脾气不好,所以他直接把求婚使者骂得狗血淋头。总体来看,关羽拒婚的行为不怪他,问题主要出在孙权身上,只不过他的言辞过于激烈一些而已。
也就在关羽拒绝了婚事以后,孙权坚定了偷袭荆州的决心。再后来关二爷领兵北伐,结果东吴抄了他的后路,而关羽也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