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虎大将战斗力比拼:马超杀人数量远超关羽张飞赵云,为何排不进前三名?
蜀汉五虎大将的排序有两种方式,《三国志》的排序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三国演义》的排序稍有不同:“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
这样看来,在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军师将军诸葛亮顶多能算刘备集团四号人物,如果按照汉朝官制,军师将军的地位可能还真不如四方将军,但凡事总有例外,比如五官中郎将曹丕,就是实际上的副丞相,地位远在荀攸贾诩之上。
汉末三国官制乱套,一时间难以分辨出谁是文官谁是武将,咱们还是来聊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排一个五虎大将单挑斩将战绩榜,不论质量只看数量,赵云有望位列第一,而谁能排在第二和第三,那可就有点麻烦了——笔者一直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在五虎大将中,马超的杀人数量最多,不但远超黄忠黄汉升,甚至还多于关羽张飞赵云,为何却连前三都排不进去?
赵云斩将数量极多,除了他出赛场次最多,还有一次开挂了:“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赵云一战斩杀曹营五十多个名将,即使仅按五十个计算,这已经是一个难以超越的天花板了。
突围之后,赵云又斩杀了追来的钟晋、钟绅,为“七进七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除了在长坂坡斩将五十,在诸葛亮初出祁山时,老当益壮的赵云又将西凉上将韩德一家五口全部斩杀:“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纵观赵云一生,除了初出江湖跟文丑战平、最后一战没有拿下姜维之外,跟他交手的敌将,基本都只有一个下场:被赵云手起一枪,刺于马下。
除了咱们前面提到的至少五十七人,赵云从枪挑麹义开始,一路挺枪跃马,在面前,还先后倒下了二三十有名战将,其中包括河北四庭柱中的高览、零陵上将邢道荣、东吴名将朱然、孟获手下第一洞元帅金环三结,一生斩将近百,赵云在《三国演义》(咱们今天只说《三国演义》)里的记录,并不比西楚霸王项羽差,也就是仅次于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
赵云说完了,接下来该说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了:除了五关六将,关羽还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刀劈黄巾大将管亥、纪灵副将苟正……死在关羽青龙偃月刀和弓箭之下的,总共有十八员敌将——其中的庞德庞令明,似乎应该记在周仓头上:“只见上流头一将,撑大筏而至,将小船撞翻,庞德落于水中。船上那将跳下水去,生擒庞德上船。众视之,擒庞德者,乃周仓也。”
尽管关羽斩杀敌将不到二十,但是“青龙偃月刀不斩无名鼠辈”,关羽斩杀的都是有名有姓的中高级敌将,其含金量似乎要高于赵云在长坂坡枪挑剑砍、连名字都没留下的“五十余员敌将”。
河北四庭柱遇到蜀汉五虎大将,似乎只有送死的份儿: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赵云枪挑高览,张郃也没能幸免——被张飞张三爷削了满头包,连正史《三国志》也记载了张郃的狼狈相:“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
张飞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把张郃的首级留在巴西,如果张郃殒命宕渠、蒙头、荡石,诸葛亮初出祁山就不会败得那么惨了。
一个不小心,又提到了《三国志》。咱们赶紧把话题拉回到《三国演义》上来,那里面张郃败得更惨:“郃自领兵来迎。旗开处早见张飞。郃大惊,急往小路而走。马不堪行。后面张飞追赶甚急,郃弃马,上山寻径而逃,方得走脱。随行只有十余人。步行入南郑,见曹洪。”
除了把张郃打得涕泪横流,张飞还斩杀了如下敌将:黄巾将领邓茂、张宝部将高升、吕布的岳父曹豹、关羽刀下幸存者纪灵、吕布八健将中的郝萌、想夺回的卢马的陈孙、东吴特工周善、袁家叛徒曹家列侯吕翔、赵云的同乡小伙伴夏侯兰(史料中赵云求情刘备允许,当了蜀汉军法官)。
除了阵前斩杀,猛张飞在当阳桥前一声吼,还吓死了可能是自己小舅子的夏侯杰:“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
在全部汉末三国名将中,敢一对一单挑吕布并保持不败纪录的,只有张飞一人,笔者有时候也感到很奇怪:武圣人关羽在吕布挂掉之后,看谁都像插标卖首者,为什么从来不去单挑吕布?
笔者一直认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排名有些不公平,至于不公平在哪里,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但是关羽应该心中有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从关羽这句话中,真能看出武圣人的忠义之名并非虚传:能把自己的结拜兄弟捧得比自己还高,关羽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傲慢自负。
关羽一生,除了吕布之外,在敌人中也就瞧得起张辽徐晃,在自己阵营,似乎也比较瞧得起张飞赵云马超,但他瞧得起的是马超的身份而不是武功,所以才信心满满地要入川与马超比试:“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关羽瞧不起黄忠,要揍马超,也不是全无道理,黄忠只斩杀过一员大将夏侯渊和两个小杂鱼邓贤和韩浩——这不能怪黄忠久战无功,而是他投入刘备阵营太晚,他在刘表占据荆州的时候没少跟东吴打架,但因为那时候他不属于刘备集团,罗贯中也懒得写他。
不管怎么说黄忠的斩将质量是比较高的,夏侯渊在曹营的地位,仅次于其兄夏侯惇,跟曹仁曹洪不相上下,五子良将只能给他当部下。
黄忠在伐吴之战中(这里弱弱地解释一下,正史中黄忠并没有活到刘备称帝),黄忠斩杀了潘璋部将史迹后就谢幕了——很多人在计算黄忠战绩的时候忽略了史迹,可能是受了正史的影响。
关羽瞧不起黄忠却很看得起马超,甚至把他当做了平等的对手。但是我们翻烂了《三国演义》,也找不出马超打过什么胜仗——虽然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但却是先胜后败:“曹操闻马超走脱,传令诸将穷追。众将得令,各要争功,迤逦追袭。马超顾不得人马困乏,只顾奔走,从骑渐渐皆散。步兵走不上者多被擒去。止剩得三十余骑,与庞德、马岱望陇西临洮而去。”
虽然被曹操打败,但是在潼关渭水之战中,十七岁就枪挑王方、生擒李猛的马超,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勇猛:“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马超对敌凶猛,内部火并也不差:“(韩遂麾下)五将挥刀齐出。超纵步出帐外,五将围绕混杀。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
除了内战内行,马超杀起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和老弱妇孺来,也是毫不手软,在历城之战中,达到了他杀人数量的巅峰:“超从城南门边杀起,尽洗城中百姓。至姜叙宅,拿出老母。母全无惧色,指马超而大骂。超大怒,自取剑斩之。”
一向很喜欢马超的毛宗岗也看不下去了,对马超发出了诛心之问:“百姓何辜,所谓怒于室而作色于市者也!”
很多人都说马超一生斩将不过三人,这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杨阜的七个本家兄弟,也被马超杀了:“尹奉、赵昂全家老幼,亦尽被马超所杀,阜宗弟七人,皆被马超杀死。”
这样算起来,马超杀人的数量,不但远超黄忠,而且也超过了关羽张飞,就是斩将过百的赵云赵子龙,细数马超枪下亡魂,也会自叹弗如。
在蜀汉五虎大将中,马超的杀人数量,毫无疑问是位列第一的,但是后世排列五虎大将斩将杀敌榜的时候,却从未将其列入前三名,在很多时候,他只比黄忠高一点点,于是很多人表示不服:“一部三国演义,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马超岂不是三国第二勇将?”
对这种不服,笔者也是一头雾水:《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马超只出现过四五次,而且除了十七岁打过胜仗,再往后就几乎没赢过,怎么被说成可与吕布相提并论了?
笔者不得不承认,受正史影响,马超在很多人(包括笔者在内)心目中的地位不是很高,但是咱们今天的依据是《三国演义》,所以抛开人品不提,只论斩将杀敌数量来搞五虎大将斩将杀敌榜,那么排名第一的,应该是赵云赵龙,还是马超马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