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朝之前的朝代存在的时间,都比秦朝之后的朝代长?

《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这是用来描述中国历史的朝代歌,一般以夏朝作为中国历史的第一个朝代,夏朝之前属于原始社会,不能算朝代,从夏朝开始,历史进入朝代。

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存在了470年,第二个朝代是商朝,存在了554年,第三个朝代是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西周一共存在了275年,东周一共存在了515年,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亡。

夏朝地图

35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六国,正式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的秦朝,但是秦朝只存了15年就灭亡了。

秦朝末年,发生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仅仅3年的战争,秦朝就灭亡了,然后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打了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结束,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史称“前汉”或者“西汉”,西汉存在了210年。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新朝与秦朝一样是个短命王朝,只存在了15年时间就灭亡了,之后刘秀在战争中崛起,于公元25年称帝,同样建立了汉朝,这个汉朝史称“后汉”或者“东汉”,直到220年汉献帝禅让帝位于曹丕,东汉存在了195年。

商朝地图

东汉之后是三国,不算大一统政权,存在的时间也不长,直到司马炎于公元266年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仅仅存在了50年就灭亡了,然后是司马睿建立了东晋,存在了103年,西晋初期还算大一统政权,从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开始,西晋就趋于灭亡了,而东晋都不算大一统政权。

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都不算大一统政权,就不计算国祚了,隋朝是大一统政权,只可惜只存在了37年,比西晋还要短命,接下来是唐朝,包括武则天建立武周王朝在内,唐朝一共存在了289年,如果不算武周王朝,唐朝存在274年。

唐朝之后又陷入了几十年的乱世,被称为五代十国,直到赵匡胤于960年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存在了167年,因为靖康之耻而灭亡,接下来是赵构建立的南宋,南宋存在了152年,直到被蒙古灭亡。

周朝地图

南宋之后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元朝虽然是个大一统的朝代,但是存在时间也不长,元朝只存在了97年时期,元朝末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到末代皇帝崇祯自杀,清军进入北京,明朝一共存在了276年时间。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是清朝了,从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算起,到辛亥革命而灭亡,清朝一共存在了268年。

把这些朝代全部连在一起看,只计算大一统朝代,并按国祚的长久做一下排名如下:

第一名:商朝,国祚554年。

第二名:东周,国祚515年。

第三名:夏朝,国祚470年。

第四名:明朝,国祚276年。

第五名:西周,国祚275年。

第六名:唐朝,国祚274年。

第七名:清朝,国祚268年。

第八名:西汉,国祚210年。

第九名:东汉,国祚195年。

第十名:元朝,国祚97年。

秦朝地图

从这个数据能看出,秦朝之前的朝代,似乎明显比秦朝之后的朝代国祚更长久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政治制度不同,导致的国祚不同。

如果以历史来看,秦朝之前的朝代被称为奴隶制社会,并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分封制为基本政治制度,实行的是贵族政治,然后整个天下是一种诸侯国的政治联盟,共同尊崇一个宗主国,各个诸侯国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有行政、外交、军事、用人等各种权力。

秦朝之后的朝代,被称为封建社会,也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以郡县制为基本政治制度,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整个天下只有一个皇帝,天下所有子民、所有土地全归皇帝所有,皇帝是整个社会最高统治者,整个天下实行的是同一种制度,用同一种文字,皇帝拥立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政权

两种不同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国祚的不同,秦朝之前的朝代,有很多很多的诸侯国,比如周朝初期,就有大大小小的800多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是相对独立,最初周天子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对所有诸侯国有碾压之势,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周天子衰弱了,诸侯国崛起了。

但由于诸侯国数量太多,任何一个强大诸侯国的崛起,一定会伴随着战争,强大诸侯国都是靠吞并弱小诸侯国而强大的,但想要灭亡周天子,就必须吞并天下所有的诸侯国,秦国做到了,从周朝初年800多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整个天下只有一个秦国,一共用了790年。

因为难度实在太大,用了几十代人才能完成吞并800多个诸侯国的时间,而且在整个吞并诸侯国的过程之中,还伴有各种合纵连横之术,所谓的合纵连横就是通过政治手段联合一些诸侯国打击另一些诸侯国,在这种反反复复之中,才完成整个天下的统一。

夏商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而到了秦之后的朝代,统一天下变得简单,只需要推翻皇帝就可以,比如秦朝末年,反秦义军只用了3年,就灭亡了秦朝,而到了西汉末年,甚至可以不用通过战争,直接利用权臣篡位的方式,也能建立一个朝代,这就是王莽篡位,这在秦朝之前的社会是不可想像的。

秦朝之前的朝代,想要改朝换代,就必须把忠于前朝的诸侯国全灭了,才能形成事实的统一,这个难度就很大,所以朝代的国祚就更长久。

秦朝之后的朝代,想要换朝换代,只需要杀了皇帝夺取政权,可以用军事手段,比如起义统一全国,像唐朝统一天就是靠武力征服的,也可以用政治手段来篡位,比如新朝,王莽没有用军事手段,直接夺了西汉皇帝的位子,就能改朝换代了,所以朝代的国祚更短一些。

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

2、文化的不同,造成国祚的不同。

华夏民族很多时候就是文化认同,因为一样的文化,而形成了华夏的主体民族,在秦朝之前的朝代,因为有很多诸侯国的存在,每一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形不成一个向心力,一个诸侯国的百姓几百年就生活在那里,对于他所生活的诸侯国,有着自己的感情,但是对于其他诸侯国,并没有感情。

从秦国统一六国也能看出,这种后遗症还存在,秦末农民起义基本上是原关东六国的百姓,秦国核心地区的百姓基本上没有反秦的,这种文化的认可是很难的,你就算是把一个诸侯国给灭亡了,这个诸侯国的百姓还会怀念之前的文化,这都需要时间来让百姓忘却,让统治更为稳定。

但是秦朝之后的朝代就不一样了,整个天下是一个皇帝,一种文化,即使是改朝换代,对于百姓来说,影响并不大,他们仍然是之前的文化,生活在原来的地方,只是皇帝和统治阶层换了人,相对来说更容易接受,所以国祚相对来说就更短。

夏、商、周与秦之后的朝代制度不同

3、社会发展的原因,导致国祚的不同。

秦朝之前夏、商、周严格来说,是城邦时代,绝大多数的人居住在城池之内,称为国人,小部分人居住在城池之外,称为野人,野人很少的,也没有任何影响力,国人是诸侯国的重要力量,既是百姓也是军队。

这是当时的社会发展原因,生产力低下,人口少,城池也少,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城池之外都是比较荒凉的无人区,想要统一天下,就得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争夺,想想800个诸侯有多少城池啊?统一天下都是很难的事,维持现状才是常态,所以国祚就长。

此外,由于人口少,交通不便,缺乏运输工具与好的道路,打一场仗需要的时间都很长,很可能长途跋涉需要一年时间,打仗只花了一个月都有可能,在那个时代,做一件事是很花时间的,而人的寿命却很短,像这种统一天下的事,想都很少有人想。

秦之后朝代的结构

到了秦朝之后的朝代就一样了,经济大发展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原来的城邦时代早就过去了,成为了帝国时代,整个天下到处有人居住,既有城池,也有村镇,人口散布在各地,交通与道路情况大为改善,秦始皇修建了弛道与直道,将全国紧急联系在一起。

再加上水路的开拓,运输的便利,打仗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也更短了,只需要推翻了皇帝的统治,就能改朝换代了,所以朝代的国祚也就相对变短了。

举报 分享 2022-01-27 09:59:56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