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比大宋还要强盛,怎么就突然亡了?三代皇帝是如何玩死大辽帝国的?

契丹人创建的大辽国末世三帝,辽兴宗基本不清醒,辽道宗一辈子不清醒,天祚帝被酒精灌得不清醒。唯一清醒的皇太子耶律浚,还被昏君和奸臣联手搞死了,这种王朝岂能不亡?

从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开始,辽朝经历了218年,其残余诸辽(北辽、西辽、东辽、后辽)加起来又延续了146年,合计464年。即便如此,464年相对于汉文化数千年的历史来说只能算是小配角。

辽道宗曾经自信地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这个以汉文化正统自居的强盛王朝,怎么就成了匆匆过客呢?让我们看一看辽朝三代皇帝是如何亲手拆碎大辽帝国的。

辽兴宗:母子内斗,伤了大辽元气

辽朝经辽景宗、辽圣宗两朝,到达了历史的顶峰。就在大辽帝国一片欣欣向荣之际,新上任辽兴宗耶律宗真和太后萧耨斤,母子俩合力踩了一脚刹车。

1.两宫斗法,萧耨斤垂帘听政

萧耨(nou)斤是辽兴宗的生母,却不是皇后,皇后是萧菩萨哥。皇后与太子不是一个“系统”,历来就很麻烦,更麻烦的是,辽兴宗从小由萧菩萨哥养大,与生母萧耨斤感情不深。

辽圣宗刚一驾崩,萧耨斤就自立为太后,下旨将萧菩萨哥及其拥趸抓捕,并准备处死。辽兴宗坚决反对,最后母子俩相互妥协,将萧菩萨哥囚禁于上京。

但萧耨斤贼心不死,她趁辽兴宗不在朝,悄悄派人到上京赐死了萧菩萨哥。

不过我觉得这些记载有问题,萧耨斤哪来的实力“自立为太后”?我认为这件事应该就是辽圣宗临终前的安排。

辽兴宗即位时只有15岁,少年天子面对老谋深算的大臣,和盘根错节的宗室势力,如同嫩鸡仔斗老鹰,因此安排太后垂帘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年辽圣宗就一直被老妈垂帘到37岁才亲政。

可问题是萧菩萨哥是个温婉的小女人,根本不具备政治家的手腕。因此辽圣宗决定搞出个两宫太后,让两个后族共同辅政,又相互牵制。

只是辽圣宗驾崩于回京途中,某些细节安排不严谨,又低估了萧耨斤及其党羽的实力,导致萧菩萨哥一派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辽圣宗这个失当的安排,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发了辽帝国的一系列斗争。

2.母子斗法,辽兴宗囚母夺权

在除掉萧菩萨哥之后,萧耨斤大权独掌。为了培植势力,萧耨斤将她的兄弟子侄们全都提拔到中枢要职,弟弟们全都封王,甚至还一口气提拔了萧家四十多个奴仆为高官。

萧耨斤拼命揽权,引起了辽兴宗的极大不满。于是母子俩相互在对方身边安插眼线,斗得不可开交。萧耨斤本来就对这个情敌养大的儿子不亲,既然斗成了乌鸡眼,那老娘干脆让你挪窝:重元乖乖,你上!

耶律重元是萧耨斤的次子,可这娃子胆小,悄悄地把老妈的阴谋报告给了哥哥。到这时候,母子完全撕破了脸,辽兴宗一不做二不休,他先下手为快,发兵抓捕了老妈,并下旨将她贬为庶人。

萧耨斤一党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本人相当能活,最后“靠走”了儿子。据《辽史》记载,辽兴宗驾崩时,皇后哭得很伤心,萧耨斤却冷漠地对儿媳说:“你还年轻,干嘛哭这么伤心?”

3.贪鄙无能,辽帝国元气大伤

辽兴宗重新夺回皇权,本来是值得庆幸的事,可谁曾想,这个跟老妈斗法很智慧的小年轻,却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一路点刹,让辽帝国的高速列车,生生退化成了“印度速度”。

经历两场斗争后,辽朝的内部斗争越来越激烈,辽兴宗没有采取任何平息措施,反而不断激化矛盾。不能怪他,因为他确实是个低能儿,除了在跟老妈争权时脑子比较清醒,其余时候基本是个是非不分的糊涂虫。

有一次他跟耶律重元赌博,片刻功夫输掉了好几座城池。这么大赌注,连身边的伶人都看不下去了:再玩下去,一会儿连你自己都要输掉了!

还有一次他喝醉了,对耶律重元许诺:朕要立你为皇太弟!一边将亲儿子晾在一边不立太子,一边要立皇太弟,你可以想象,朝中各派势力会掐成什么样。

除了内忧,辽兴宗还无端挑起外患。1042年,辽兴宗撕破澶渊之盟的协议,逼北宋增加岁币。宋廷倒也爽快,答应每年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但有一个条件:你是不是在西夏问题上表表立场?

辽兴宗被白花花的银子亮瞎了眼:发兵西夏!结果两次征伐西夏都几乎全军覆没,损了十几万人马,辽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辽道宗:挥刀自宫,打断大辽脊梁

如果说辽兴宗大多数时候不清醒,辽道宗则是一辈子没清醒过。

1.优柔寡断,加剧皇族内斗

辽道宗耶律洪基即位时23岁,执政46年,这么好的年龄,这么长的执政期,倘若是一个好的君王,足够开创一个盛世王朝了,可惜啊可惜!

耶律洪基坐上龙以后,封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太叔脸绿了:俺不是皇太弟吗,怎么太叔了?以后会不会是“皇太爷”啊?玩呐!于是这家伙开始磨刀:陛下,叔叔病了,快挂了,来看看我吧。

这件事被人发觉,赶紧阻止辽道宗。辽道宗居然不相信:你少挑拨离间!报信人为了自救,请求派使者诏耶律重元的儿子来见驾:他要是敢来,就算我诬陷。结果耶律重元一看见使者就觉得事情不妙,就想杀了使者,好在使者够机灵,割破帐篷逃了出来,于是“重元之乱”爆发。

这位“皇太弟”在辽兴宗时期就权势熏天,党羽林立,但凡脑子清醒一点的皇帝,一定会把他的烂根刮干净,可辽道宗居然看不到这一层,让帝国的政局越来越糟糕。

2.宠信奸相,引发皇家惨案

辽道宗外表崇儒,一副道德君子模样,实际上却是个刻薄寡恩的伪君子,他的皇后、太子、太子妃都死在他的手上。

辽道宗的皇后叫萧观音,是辽帝国最有才华的皇后,擅长书画诗作,精通音律,性格内向温柔,长得又端庄秀丽。这么好的女人居然被辽道宗杀害,死后还被剥光衣服,用芦席包裹送回娘家。

事件从一个叫耶律乙辛的奸臣说起,他家伙忌惮太子耶律浚的英明,想扳倒太子。可太子是辽道宗唯一的儿子,于是他决定实施迂回战术,从皇后身上找漏洞。

萧观音好音乐,经常跟一个叫赵惟一的乐师切磋。耶律乙辛勾结宫人,模仿萧观音的笔迹写了一首艳诗,然后状告皇后与赵惟一通奸,昏庸的辽道宗轻易就上当了。

耶律乙辛又指使党羽,诬告太子为了替母亲报仇准备发动政变。辽道宗再次上当,将太子废为庶人,囚禁于上京。不久,耶律乙辛派人暗杀了太子,辽道宗对太子的死居然丝毫没有起疑心。

太子死后,耶律乙辛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又把魔掌伸向了太子的儿子耶律延禧。有一次辽道宗外出游猎,耶律乙辛建议:您把皇孙留下来协助朝政呗。

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感觉不妙,他悄悄向辽道宗建议:皇孙是您唯一的根了,还是呆在您身边安全吧。辽道宗做了一生中唯一一件“英明”的事,他似有所悟,对耶律乙辛起了疑心。

两年后,祸国殃民,制造了惊天惨案的权臣耶律乙辛案发被处死,可他留给辽帝国的伤害却永远也不可能愈合了。

3.劳民伤财,培植大辽掘墓人

辽道宗自诩汉文化正统,其实汉文化精髓一点没学到,尽搞表面文章,比如大兴佛道。他在位期间,不顾辽朝急速衰弱的事实,在全国范围内到处建佛寺道观,钱不够就加税。

就在辽道宗玩命败家的时候,东边的女真人却悄然兴起了。完颜阿骨打趁辽朝内乱之际,一边维持对辽朝的恭顺,一边悄悄兼并周边各部落。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他的举动还是引起了部分大臣的警觉。有一次阿骨打来朝进贡,有人建议乘机除掉后患,辽道宗却不以为然:要以德服人嘛。

其实他哪里是个讲“德”的人,无非是认为阿骨打不足为虑罢了。于是阿骨打不光没受到遏制,还不断被加官进爵,从而获得了“野蛮生长”的机会。

天祚帝:野游天子,凿沉帝国巨舰

辽兴宗偶尔清醒,辽道宗一辈子不清醒,天祚帝则是把自己灌得不清醒!

1.忠奸不辨,朝政趋于崩溃

这位天祚帝就是耶律浚的儿子耶律延禧,辽道宗的皇太孙。当辽帝国灭亡后人们才发现,当初辽道宗的唯一一次“英明”,其实才是最大的昏聩,这个天祚帝,天天作死。

客观讲,天祚帝不像爷爷那么蠢,但这家伙不走心,朝政对他来说是业余的,喝酒游乐才是他的主业。

天祚帝最得人心的一件事,居然是对耶律乙辛开馆戮尸,显示出一副快意江湖的英气。之后,他迅速堕落于寻乐,只要能跟他玩到一块的都是忠臣,包括耶律乙辛的旧党;凡是对他提意见的人都是敌人,包括当初救了他一命的萧兀纳。

2.纵情游猎,武装叛乱叠起

天祚帝一生最喜欢跟野生动物较劲,打开史书,你会发觉这伙计就没坐过几天朝堂,甚至很少在京城,他的帐篷会随着猎物移动。

关键是他出门也不带手机,朝中常常联系不上他,至于后来首都被女真人攻破,都没人知道他在哪里。

于是大辽帝国朝政崩溃,到处都是叛乱,女真人也乘机建国,竖起了灭辽的大旗。

3.燕巢幕上,女真致命一击

天下已经危如累卵,天祚帝却丝毫感觉不到危机。萧兀纳对此提醒他要防范女真,却被他罢职归家。他还天真地认为,女真蛮子无非内斗而已,派个人过去协调一下就可以了嘛。

后来阿骨打干脆把辽朝派来的官员或逮捕,或驱逐,可爱的天祚帝依然不相信他会起兵。

天庆四年,女真攻克宁江州,战报传来,天祚帝“闻之略不介意”:多大的事?不就一次劫掠嘛,让海州刺史去教训他们一下。

就这样女真人在天祚帝的助攻下形成燎原之势,只用了五年时间就相继拿下东北和辽上京,并包围了中都南京(北京)。

愤怒的辽宗室宣布废黜天祚帝,拥立耶律淳为帝,史称北辽。当然这个政权也仅仅维持了一年,就随着中都的陷落而灭亡了。

天祚帝却发挥特长,带着他的行营四处流浪,当起了“流亡政府”。两年后这家伙在应州落网,做了金国人的俘虏,跟他的偶像宋徽宗“顺利会师”。至此,盛极一时的大辽帝国亡了。

天祚帝最后如何死的,史料不详,有说是病死的,也有说是马踩死的。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清朝,辽朝是最长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如果算上后来的诸辽,契丹人的统治历史远超满人,甚至突破了汉人政权的“300年魔咒”,可是为何我们对这个曾经强大的辽帝国知之甚少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契丹人全面汉化,独立意义上的契丹族早在辽朝时期已经趋于灭亡,从文化概念上讲,契丹人就已经是汉民族的一部分。

这个历史趋势不光表现在契丹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是如此,汉民族本就是一个以文化认同凝聚在一起的复合型民族。

第二个原因是辽国灭亡后,作为身份标识的名称没了,他们随后融入了汉族、蒙古族、女真族中。

这两个原因,给我们一个错觉:随着辽帝国的灭亡,契丹人神秘失踪了。其实契丹人没有消失,她就在我们汉民族的血液中,我们是一个无所不包容的伟大民族!

举报 分享 2022-01-25 09:10:31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