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消灭了战国另外六雄,终于一统天下,并开创了秦帝国。嬴政认为自己的卓越功勋超过了炎帝、黄帝等远古帝王,因此给自个儿起了“皇帝”这么个称号。不过秦始皇再怎么牛,秦王朝也就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没了。讽刺点说,这秦帝国的寿命只够人家乾隆老爷子的60年帝王岁月的四分之一时间而已。
秦的灭亡主要因为残暴统治。由于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变得十分强大,所以历代秦君都延续着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起初秦国处于战国的乱世时,比较适合严法来治理,非常对路子;可是统一天下后,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这个时候再搞严刑峻法这一套就有些违背历史潮流了。所以秦朝的残暴统治就把自己整得只有15年的寿命而走向了覆灭。
公元前207年,秦朝在一片起义声中走向了灭亡。项羽攻破了咸阳,年轻的秦主子婴主动投降,然而项羽却认为只有处死子婴才算给六国以及楚报仇,所以就把这位仁慈的秦君给处决了。整个秦朝也就传了秦始皇、二世胡亥、子婴3代君王。客观来说,嬴政虽残暴但也雄才大略;而胡亥不但残暴还无能;子婴仁慈却生不逢时。然而比较奇怪的是,秦始皇兴民夫修万里长城,弄得天下怨声载道;焚书坑儒,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残暴统治,失去民心;但不管秦始皇怎么折腾还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抗他。
然而当嬴政一死,陈胜、吴广就于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解锁了抗秦模式。虽然陈胜、吴广的起义运动没有推翻暴秦,但却沉重打击了秦朝,给后来的项羽、刘邦奠定了楚汉之争的基础。为何嬴政活着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他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几个原因的。
首先,秦始皇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战国的乱世,天下人看到了嬴政的雄才大略。嬴政的气魄摆在那里,连以前六国的正规军都不是他的对手,何况市井小民呢?
再者,嬴政建立秦朝后,收缴了天下的兵器,并且拥有当时中国最强大的虎狼之兵,这些士卒可以打得匈奴人不敢下来放牧。所以普通人就更没有想闹事的勇气了。
最后,嬴政的所作所为使得天下人把怨气憋在了心里,虽然当时不敢爆发,但等到秦始皇一死就瞬间显露出来了。
所以天下怀有怨气的百姓与昔日被灭的六国贵族后裔均等待时机行事,故秦始皇一死,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人就开启了反秦模式。综合来看,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这些人不是不想反抗,而是觉得时机未到所以不敢行事。但到了昏庸的胡亥统治时期,天下的人终于敢采取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