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浪漫,他的妻子都是何身份?与杨贵妃又有什么关系?
唐诗界,李白可以说是名气最壮的,无论是资深文艺爱好者还是三岁小孩,对于李白的作品多少都能信手拈来。并且其因一身光芒四射的才华,一生都过得颇为传奇,从来没有郁郁不得志的褴褛,到哪都被敬为座上宾,惹得后世创作人羡慕不已。
既然毫无疑问李白是旷世难见的大才子,那他身边必然不缺佳人的陪伴。李白一生明媒正娶过两位老婆,还未婚同居过两个女子,因李白跟同居的两个女人如结婚一般过着家常日子,其中一位还给他生了个儿子,所以应该算是一生共有四位老婆。
遗憾的是当时女人闺名都流传不出来,只有姓氏,这四位女子按照时间顺序的话就是许氏、刘氏、鲁氏和宗氏。其中许氏跟宗氏家庭背景都很硬,分别为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和现任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刘氏和鲁氏历史上没有交代她们的背景,或许在第一任和最后一任老婆的对比下,家底显得不值一提。
可从李白是在游历途中跟二人相爱同居,那住所应该是由女方提供,由此推断刘氏跟鲁氏应该是妥妥的准中产。论起李白跟这四位女子的婚恋过程,与许氏的结识,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引荐,促成这段姻缘的朋友就是同样大名鼎鼎的孟浩然。
孟浩然在跟前宰相许圉师介绍了李白之后,许圉师对李白的才气很感兴趣,就让他跟孙女相亲,结果二人一见如故,琴瑟和鸣的过了十几年,还生下了一双儿女,只是遗憾许氏英年早逝了。
李白对许氏的逝世深受打击,离开许家外出游历,结果在散心的过程中遇见了刘氏,猜测刘氏是被李白的痴心打动,毕竟为了爱妻长途跋涉千万里只为排遣心中苦闷确实有点撩人,就跟李白同居过起了日子。
但婚后的相处不尽如人意,二人在一次剧烈争吵后,李白以单方面离开宣告了分手,那首《赠内诗》,就是同居时李白写给许氏的作品,从“三月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能看出,这不是一首情诗,更像是李白的忏愧录。
李白在离开许氏后,六年的时间里各处游历,在途经山东时跟鲁氏相爱,这位鲁氏对李白很好,不仅温婉解意还将家里的柴米琐事一力承担,二人生了一个儿子,但鲁氏不久又病逝了。李白再次四方游历,一次醉意朦胧时在店家墙上挥毫写下诗作《梁园吟》,被紧跟其后与侍女也来吃饭的宗氏看见,宗氏被才气震撼,千金买下这面墙收藏,李白得知后倍感知己之情,再次入赘宰相家二人生活。
这就是李白跟四位老婆的婚恋经历,由此能看出两点,第一李白才华可比天,但是面对婚姻还是很现实的,正儿八经明媒正娶的都是宰相家的孙女,看来古代小说里惯有的桥段,世家小姐爱上才气侧漏公子就招为婿的,确实是基于当时的生活而写。
另外就是才子果真是艺术品,搁在远处瞻仰一下体验感还不错,若真想朝夕相处过日子,那要不然女方家有财力能供养这份才华,要么就是日常精心呵护照料他,假如跟许氏一样也想让才子承担起家庭的担子,那结局就是细节打败爱情了。真就是“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都是美好而飘渺的。
最后再来看李白跟杨玉环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李白跟贵妃杨玉环在明面上的联系,就是李白以杨玉环为灵感创作的那首《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简直是美轮美奂,意境空灵且飘逸,没有直写杨玉环五官气质到底有多出挑,可却让每一个读者都对杨玉环的盛世美颜有了各种美妙的想象。
所以私以为李白跟杨玉环应该是互为粉丝的关系,李白对杨玉环的雍容华贵爱慕不已,就跟心仪的女神一般向往,而杨玉环则对李白的才气很崇拜,因此才有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的超凡待遇。
毕竟以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若不是贵妃自己愿意为李白磨墨,唐玄宗必然是不会强迫她的,因为唐玄宗又没有什么难处需要李白帮忙,相反李白领了一份供奉翰林的官做着,还得多少琢磨点官场上人情往来的事情。
供奉翰林在唐朝是绝对的闲差,相当于公费搞创作,立身之根本就是才华的高低程度,显然李白还是很胜任这个职位的。那么后人猜测的李白跟杨贵妃之间或许有感情纠葛,大概率实质的事情是不会存在的,先不说贵妃外出都是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一大群人跟着,就以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关注程度,她也决计没有机会跟李白发生点什么桃色事件。
顶多就是互粉时的崇拜跟爱慕,一般才子都比较多情,既有创作必须的高敏感度导致,也跟他喜欢虐恋激发一下灵感有关,所以很有可能李白确实心仪着杨贵妃,贵妃也因李白的才华将他看为爱豆,可这份不同的情愫之间大约无关风月,欣赏的成分会更多一些。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通人看到美好的代言人,都会不自觉地多看几眼,内心因欣赏而感到十分愉悦,更何况是李白了。杨贵妃从小美到大,相信夸她的人一定数不胜数,可是能跟李白一般夸得这么上档次的,或许就不多了,两位在各自领域都站到顶峰的佼佼者因此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综上所述,李白一生娶过两任老婆,同居过两位女子,分别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普通女子刘氏跟鲁氏,以及现任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
他跟贵妃杨玉环之间是存在着互为粉丝的关系,李白被杨玉环的稀世美貌震撼,觉得她就跟九天仙女下凡尘一样美好,而杨玉环则被李白的才气倾倒,认为李白写她的那首《清平调》,真是清新脱俗,格外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