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的艰难转型 消耗太多后期迎来差评不断
最近这两年,“流量”两个字已经成为了衡量明星火不火、剧火不火的标准。就连一档综艺的获胜标准,也从实力获胜改为了这个明星流量如何、粉丝多少。
在流量的背后,很多人已经选择自动忽略演技派明星和具有深意的电影。两部电影放到一起,观众们也会优先考虑争议大、热度高、有流量的去观看。但在过度消耗自身“流量”后,所迎来的并不是事业的高峰,而是对其演技的质疑。
就拿最近这段时间上映的文艺片《宝贝儿》来说,因为女主演杨幂的关系,让这部电影的导演创下了史上最低的评分,票房也没能突破三千万。在此之前,侯孝贤导演拍摄的作品中,豆瓣从未低过七分。
要知道,杨幂一直都被认为是“流量女王”,她参加过的综艺、演的电视剧,收视率不曾差过。但在电影方面,她似乎并不太吃香。
在电视剧这方面,杨幂的确是成功的,她所主演的《翻译官》、《谈判官》、《扶摇》等剧一经播出后就夺得了收视冠军,其热度更是远超其它剧。但在这层好成绩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剧情拖拉”“主角光环太重”“三观尽毁”等争议。
再来看看杨幂主演的电影,《何以笙箫默》获得了3.6的豆瓣评分,《怦然星动》获得了4.2的评分,《hold住爱》获得了3.4的评分,《孤岛惊魂1》获得了3.2的评分…
这些作品只是杨幂主演的电影其中的一部分,也是都没有上过五分的作品。而这些电影作品,全部都是商业片。
近两年来,或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演技越来越不被认可,杨幂似乎也开始渐渐抛弃商业片,并开始接演一些打戏和文艺片,来让自己转型和被观众认可。例如和霍建华合作的《逆时营救》还有这段时间引起争议的《宝贝儿》。
我们从来不否认杨幂的演技,童星出道的她拍戏的时间比娱乐圈大部分的明星都要长,早期的她演技自然,俏皮可爱,塑造《仙剑奇侠传3》里的雪见和《神雕侠侣》里面的郭襄时也很拿得起,也非常贴合剧中人物。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杨幂开始主演起了商业片,开始大肆的接拍一些在观众看来并不符合她水准的戏,人们给她安上流量明星这个称号,却再也不认可她的演技。
《宝贝儿》这部电影一直都是粉丝认为杨幂可以转型的作品,在这部电影中,杨幂故意扮丑,并饰演了一个因为患病从小被欺负的少女。电影中的杨幂说着流利的方言,在面对郭京飞放弃治疗孩子时,也极力劝阻,眼神传达的十分到位。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杨幂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学习方言,也花了很多的功夫让自己更加贴合江萌这个人物。一切的努力,也只是为了塑造完美的人物。而杨幂也需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台词,每天只能现学现用十分辛苦。
杨幂在剧组呆了100多天,但实际的拍摄却只有17天,在这100多天的时间里,导演刘杰拍出了他最想要的人物还有人物的状态,杨幂的付出也终究没有白费。
按理说,凭借着杨幂的演技和《宝贝儿》这个题材,电影是很容易受到关注并收获好评的,但却因为杨幂,得到了极大地谈论与争议。很明显,杨幂不仅没有转型成功,还落得一个演技不自然的批评。
不少权威的媒体也对杨幂进行了批评,认为她早前消耗流量,如今想要挽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终,《宝贝儿》票房取得了2000多万的成绩,豆瓣评分也仅5.6。
在如今的这个时代,“流量”一词已成为了不少明星追求的点,因为只有“流量”,他们才能受到关注,也才能接到更好的作品。但在消耗掉“流量”之后,谁又能为你的消耗买单呢?只能是你自己。
你因“流量”接拍烂片,却抱怨观众不买账,而你又是否想过,你所拍摄的影片是不是一个让观众满意的作品呢?过度消耗自己,最终只会落得转型困难,不被认可演技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