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孔孟之道发源地,山东人骨子里烙印的就是儒家思想文化,而儒家思想对于孝道又是倍加推崇,所以山东人很孝顺受儒家文化的很大影响。
在《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从孔子这句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孝道的重视,作为子女应该在父母身边孝敬他们,但孔老夫子也并不反对有目标有目的的外出奋斗,这种思想牢记在了每一个山东人心中。
除了孔子之外,山东还有一个历史人物被尊称为“孝圣”,这个人就是琅琊王氏的王祥,今山东临沂人。
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对于继母的打骂欺压,他不仅不生气,反而更加尽心尽力的照顾他的继母,这份孝心感动了上苍,也感动了他的继母。
山东人之所以这么孝顺离不开这些历史名人的熏陶,《二十四孝》故事中,山东占了十个,每一位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孝文化对山东人的影响。
山东人对于自己的父母非常重视,每逢佳节的时候在外的游子们都会带上丰盛的礼物,回家和父母欢聚一堂,这是孝道。
而且山东小伙喜欢带媳妇回老家,和父母分享一下自己的喜悦,让父母在街坊四邻面前脸上有光,这也是孝道。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多父母都想让儿女们早点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但山东人即使是在大城市定居结婚了,也要回老家摆酒席宴请宾朋,让父母感受一下亲朋好友送来的祝福,这就是最好的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