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30万开咖啡馆 2个月亏近3万
最近,杭州19岁大学生,“30万开咖啡馆,2个月亏近3万”……
9月初,一腔热血。9月底,有所怀疑。10月初,想要摆烂。10月底,重燃信心。短短两个月里,杭州19岁在校大学生小严的创业情绪如抛物线曲线那样,起起伏伏。
9月初,小严开了一家咖啡店,投入了30万。这30万中,一部分是自己和合伙人的积蓄,另一部分来自家人的支持。但生意没有想象中好,成本却一天至少1000元。9月亏了1.4万,10月继续亏损,估计也要亏损1.4万。
小严告诉自己,“我还年轻,有‘试错’的机会,还想再奋斗。”他愿意把开张两个月来总结的经验教训与大家分享。
数据显示,最受年轻店主欢迎的,便是一度登上风口的咖啡店、烘焙店、奶茶店、花店等,开得最多,倒闭得也最快。
这些年轻人怀着理想,捧着情怀,却没有准备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开店创业过程中连续踩坑,持续亏损,濒临倒闭!
其中以下是最常见的4种死法:
一、定位不准
月月是宁波慈溪两家烘焙门店的店主,创业时,选择的品类是相对高端的法式甜品,投资高达80万元。
但在慈溪县城,法式甜品受众很窄。结果月月的那家甜品店,营业半年就倒闭了。
二、盲目自嗨
随心派开店的漫漫,从决定开店到选择品类,再到风格定位、装修设计,都没做过具体规划。
然而她的定位和风格,与周边客群甚至与它所在的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并不匹配,一开始就做错了。
据漫漫估算,租金、装修费用、日常水电费用,加上店员工资等,开店半年时间,她一共亏损了18万元左右。
三、选址有误
Jimi是一家咖啡店的店主,他把店址选在一个老社区,每天有不少附近居民路过,但店里客流量不大。
他并不在意,他理想的社区咖啡馆,做的是小范围内的回头客生意。
据他记录,咖啡馆堂食和外卖的每日营业额飘忽不定,多的时候有200多元,少的时候只有几十元。生意最差的时候,一天甚至只有一个客人,点一杯美式,收入18元。
半年多下来,不赚反亏。
四、合伙制度不明确
与合伙人产生分歧,也是大多数店主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开咖啡店的恒星,曾与合伙人约定,一人负责咖啡制作、门店管理,一人负责线上运营、推广引流。
但实际上,开业一个月时间合伙人都没有什么动作,店铺营销推广搁置,销量也没有起来。
关店的导火索,也是与合伙人的一次分歧。两人因为饮品是否有必要购入一台封口机而争吵不休!
积累已久的矛盾一并爆发,恒星感觉已经处于崩溃的临界点,于是提出关店,“及时止损”。
除了以上4点原因以外,大多数年轻人开店没有认真想过这门生意赚不赚钱,也没有热爱到能为此全身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