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网购抽纸发现每包少四分之一 千万不要惹大学生

10月27日,山东青岛, 一男生怀疑纸巾张数不对,于是决定逐一数数进行核实,结果发现没有一包数量是对的,于是联系商家理论。

原来,纸巾是宿舍长应多位同学的委托在网上购买的,当时一共是花了50.9元,购买了60包,每包标注是100抽。

男生平时也是一个细心的人,生活中也比较重视细节,所以在纸巾使用的过程,隐隐感觉到不对,毕竟自己平时也都在用,但明显感觉这次购买的纸巾用得特别快。

为了验证自己的怀疑,于是决定逐张数数以此来验证抽纸数量,结果连续数了三包,竟没有一包数量是对的,有78抽的,79抽的,最少的一包只有68抽,这样算下来,每一包都差不多少了四分之一。

虽然几张纸价值没多少,但是这种欺骗得行为令人气愤,于是,男生随即联系了商家,并有理有据的给商家上了一堂数学课:

我一共是数了三包,分别是78,79,68抽,那么暂且全部按照80抽计算,那么就意味着每包少了20抽:

20抽*60包=1200抽

那么如果按照每包80抽计算

1200/80=少了15包

同时按照你包装注明每抽纸是由4层来计算

60*100*4=24000张(应发)

60*80*4=19200张(实收)

24000-19200=4800张(少发)

4800/4=1200抽

1200/80=15包

按照50元购买总费用计算

50/60=0.83元每包

15包*0.83=12.45元(需退款)

一连串的数字估计把客服小姐姐都给看懵了:做了那么久,第一次见到计算这么精确的客户。

最终,以商家赔付20元结束了这场数学竞赛。

有网友表示,千万不要惹大学生,一定要惹的,最好随身备个计算机,不然吵架你都张不开嘴。

也有网友从另外一个角度发表了评论,看似一个有趣的话题,体现的是当代一些不良商贩对法律的无视,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有人发现了他就会补偿你,没人发现他自然还会这样持续下去。

那么站在法律的角度,这类商家的行为又是否仅仅是补偿客户损失价值就可以了呢!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有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商家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足500的,按照500进行赔偿。

具体到本案中,如果只有一包数量不对的,我们还可以理解商家可能是无意的,但是连续三包都有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商家是主观的故意。

此时男生便可以保留好证据,向商家主张退一赔三的要求,赔偿金额即便不足500,也需要按照500的标准进行赔付。

另外,从民法角度来讲,男生支付商家标价100抽一包的纸巾价款,而商家提供的却是80抽一包的商品,那么因此可以认定,商家属于典型的违约行为。

举报 分享 2022-10-29 09:15:0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