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手机价格出现先涨再降现象 券后价格反而比平时贵

“双十一变味了还是我们变穷了?”山东沈女士有换新手机的打算,就想在双十一下手认为会比平时划算一些。她将心仪许久的手机提前放进购物车中,但是在:

10月16日,该款手机售价为2099元

10月18日,该款手机价格改为2069元

10月19日,手机居然涨到了2469元

10月24日,用完平台券又变成2299元

先把价格提高,然后又搞出各种优惠券、会员券在降下来?名利双收,大家都乐乐呵呵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极限拉扯”?

看到这里,网友们也深有同感地说:

1,我前一阵买了件毛衣,这两天一看价涨上去。快到双十一的时候恢复原价,然后双十一再给你平时的优惠,甚至比平时还贵点,所以我近几年来双十一很少买东西了。

2,除了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双十一以外,基本上其余年的双十一前后都没有购物。

3,平台卷得太严重,各种优惠天花乱坠,自己的利润不够支撑,累死累活各种通宵卖了一大堆,结果卖了个寂寞,索性涨价了。

专家指出,商家先涨价后降价,以制造降价假象,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构成欺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先涨后降”的消费陷阱屡禁不止,就是一些商家抱着侥幸心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遇到这类现象时,一定不要选择吃哑巴亏,而要及时为执法部门提供线索。

举报 分享 2022-10-27 12:32:21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