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峰塌房给明星艺人提了什么醒 求锤得锤没有好结果

在李易峰之前,已经记不清是谁塌房了。

一系列明星“房子塌了”的事件,有两种概括和强烈的对比。一种成功也流,失败也流。像李易峰这样拥有数百万粉丝的顶尖人物,享受着爱的“无私”支持。

另一种塌房,与李易峰相反,很不为人知,俗称糊咖(flop),属于他们星路上高光的时刻,基本上就是“塌房”的时刻。

评价这类艺术家,在知名度、才华、艺术成就上一无是处,就算不看个人德行,更不要说个人德行的重要性了。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被偶像迭代的碰撞所拖累。没有人在讨论歌手和艺人作品的音乐性和艺术性,但头像“数据工”却不停地刷虚拟号,证明自己的偶像很红。

来自《加油!来自好男儿的李易峰是数据中的红人。在古装仙侠剧《古剑奇谭》中“百里屠苏”的加持下,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爱豆。

2016年是李易峰的亮点。作为当红小鲜肉,他是被“老炮儿”称赞的好孩子,也被视为偶像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在回头看看讽刺之处。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家在名利场中来来去去。戴面具是惯性,充满温情和情欲是人之常情,但如何约束他们的行为却无解。

虽然学生受欢迎,但他们的艺术成就仍然得不到认可。即便如此,也不影响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市场,他们拥有一切。它形成了一个闭环,冰山之下无德无才,冰山之上有数据流量。

如何约束各种商业设计,就是如何约束粉丝为偶像花钱。粉圈文化让花钱的多少成为粉丝话语权的基础,进而成为偶像商业价值的衡量标准。

虽然年轻人多爱自己多爱偶像总是徒劳的。但我们并没有一味的期待完美的偶像设定,而是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是认真的。

偶像市场经历了野蛮生长,也在强大的社会法律和道德约束下完成了自我净化和清除。在偶像制造方面,无论一个艺术家有多受欢迎,他的才华、行为、价格和人员配置都应该是制约因素。

让偶像成为偶像,就是用自己的才华、传递的能量、价值观打动人。然后生产出优质的内容,才配拥有数据之外的市场。

在这个冰冷高速的流量市场,好作品稀缺,好角色更是凤毛麟角。所有辉煌的背后,是这个行业的苍凉、艰辛和令人肃然起敬。艺术是有门槛的,只有才华和美德才配站在舞台中央,而这才是所有魅力背后真正的伟大。

明星宅塌不是吃瓜一笑而过的事件,而是群体态度的亮剑。虽然道德标准的宽窄不一,但道德本身不变的标尺,应该是识别善恶的底线,是市场去留的准则。

举报 分享 2022-09-13 11:54:49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