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广东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导则》。关于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以及肇庆的端州、鼎湖、高要、四会,清远的清城、清新、佛冈),导则提出建设以广佛为核心规划的有轨都市圈,形成13条。加快实施广佛地铁18条联络通道,着力推动佛山经济建设,加快广莞城际(广州28号线)、佛山11号线建设。
根据已公布的广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路清单,提到将有10条直达广州的线路和8条佛山至广州的线路。其中,广州地铁7号线已经通车,广州28号线有望近期开工建设。
佛山到广州的八条线路中,除了已经开通的广佛线和二号线,四号线正在建设中。
此外,佛山近期和远期规划的线路中,有11条广佛互联轨道,其中地铁6条。
但是,如果你问佛山的中心城区在哪里?这个回答总是含糊不清。
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动能引擎。今年4月底,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明确提出将南海区大沥镇、顺德区陈村镇、北滘镇纳入中心城规划范围,这意味着佛山中心区原本捉襟见肘的区域资源有了新的延伸空间。
在全国万亿级城市中,努力建设城市中心强市的人很多,但佛山局限于中心城区首位度不足的情况并不多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佛山遵循的是区镇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今天,这种独立单打独斗的模式缺乏整体协调合作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佛山无法建设强大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中心城市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对高端产业和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对各区的辐射作用非常有限。
因此,近年来,随着佛山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如何打造具有城市整体竞争力、辐射力和综合承载力的强势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领头雁”作用,成为加快锻造与万亿经济规模相匹配的城市形态品质的重要抓手,甚至被佛山视为城市转型的突破口。
尤其是“村村点火,家家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让佛山留下了“无市无乡”的城市形态,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要素集聚、人民安居乐业的约束,从而种下了佛山“强中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