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书纸和毛边纸的区别

元书纸是竹纸的一种,古称赤亭纸,又名谢公笺,竹纸是以竹子为原材料造的纸,是产于浙江富阳的传统手工艺品;毛边纸,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竹纤维制成的淡黄纸,是明末江西出产的竹纸。

元书纸,在北宋真宗时期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因皇帝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得名“元书”,又因名臣谢富春推崇此纸生产,故还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

毛边纸,因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上盖一个篆书“毛”字印章,故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毛边纸,并沿用至今。

元书纸的特点是:具有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等特点。在古代主要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现在也仍为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喜好的书画用纸,此外,还可作裱装画轴及上等包装纸等。

毛边纸的特点是:纸质细腻,薄而松软,呈淡黄色,没有抗水性能,但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制古籍,为旧时用途最广的手工制纸。

举报 分享 2022-08-01 06:30:4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