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知识总结 剧烈运动要不得
大暑养生注意事项多,大暑节气是一年当中养生最关键的时节,大家需要多多注意,今天就来科普一下养生知识吧!
大暑节气,饮食宜清淡多样,宜补气清热消暑,健脾胃,多吃营养丰富的蔬果和蛋白质,适当吃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可以多吃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香菇、紫菜、西瓜、西红柿、红小豆、薏米、莲子、南瓜等食物,也可以配合药膳进行调理。
夏天不宜过分贪凉,要用热水加热,如洗温水澡、喝温茶等。尽量不要吃冰的食物。
打开窗户通风。如果天气太热,不得不开空调睡觉,最好的温度是25 ~ 27℃。避免整夜开空调,注意盖薄以免着凉。
日常生活中,晚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的时候,适当午睡不仅可以避暑,下午还可以消除疲劳,补充体力。
天热多汗,要勤换衣服,避免细菌滋生,诱发毛囊炎、体癣、湿疹等。
每天洗澡,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用冷水洗。温水洗澡可以帮助毛孔、皮脂和汗液的正常代谢。
在极热的天气里,人们容易烦躁、急躁、焦虑、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有人称之为“精神中暑”,大家要多多注意哦。
大暑是气温最高、阳气最充沛的季节。保健中常说“冬病夏治”。对于那些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阳虚症,夏季保健要特别注意,重在防治。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容易伤津耗气,所以经常可以用药粥滋补身体。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夏季湿热的侵袭。多吃冬瓜、薏苡仁、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用这些食材做粥或者做汤。
如果已经感到头晕,也可以用芳香植物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广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煲汤或煮粥。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是低脂高蛋白食物,其蛋白质也是优质蛋白质。具有滋补肝肾、补气血、祛风解毒、补气血、安神定志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脑力劳动者和神经衰弱者。
吃姜暖胃,增进食欲。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然热,阳在表,阴在里,但是五脏六腑都是凉的,容易拉肚子,要吃暖胃的生姜。
生姜有开胃、祛风散寒、解毒杀菌的功效。如果晚餐吃几片生姜,会增加食欲;生姜还可以缓解或减轻胃痛。清晨,人的胃气需要上升。吃姜可以健脾暖胃,促使阳气上升。
大暑前后气温比较高,加上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让人感觉不舒服。即使出汗也解决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
所以,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免闷热天气过度劳累,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排出去,尽量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早晚散步等适度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