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是贬义词吗 这是迈不出去的困境

小镇做题家是贬义词,因为这是一些寒门贵子的自嘲,是对那些毕业于“985”“211”大学,却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子的描述。

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异——农村的学生大部分高中生涯都是在做题和高压学习中度过的,而城市的学生相对接触更多的其他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这种教育差异在当前社会非常普遍,造成这种资源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城乡二元结构。

从这个角度看,通过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建立更加公平的人才选拔渠道,打破制约阶层流动的桎梏,固然重要,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城乡的融合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话题,很容易让人想到《看不见的二本学校学生》。作者是中国南方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教师。他从业14年,教过4000多名学生。他认为,二本院校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多数普通年轻人的情况。他们的命运勾勒出了中国年轻人最常见的成长轨迹。

作者作为班主任,观察了06级一个班学生的命运,见证了这个班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从学生时代到完全步入社会的情况。

她得出的结论是:“整体上,对80后一代孩子而言,在房价平稳低廉、经济上行的阶段,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大都能拥有一份让人踏实的工作,并在工作的庇佑下,得以成家立业,实现读书改变命运的古老承诺。”这个结论很有说服力。

相对于那些大多毕业于一流大学的“小镇做题家”,这两所学校的年轻人整体上条件不如他们,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能有一份踏实的工作,安定下来,成家立业。

“擅长做题的孩子”从较低的起点进入名校,在同龄人中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他们也承担了更多的家庭希望,对自己的未来有更高的期望。这也是他们内心不平衡,自我认知失败的重要原因。

每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教育是摆脱父母生活轨迹的最重要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局限都是个人可以打破的。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事实。另一个事实是,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逃不开“平凡”这个词。

走出小城镇,进入大城市,难免会遇到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落差。但你也不必自怨自艾,甚至颓废悲观。保持正确的心态,脚踏实地不断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人生自然不会辜负这份努力。

就像“擅长做题的孩子”里的很多人一样,虽然感叹,但也会更多的反思,通过梳理过去找到出路。他们知道,进入大学后的选择和努力同等重要。

举报 分享 2022-07-09 15:08:1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