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死后多年,有一封密信被人发现,世人感叹: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东汉末年三国连战,经历“曹魏代汉,司马谋曹”之后,司马家族建立西晋政权。可惜好景不长,西晋爆发八王之乱,五胡看到中原势弱,开始相继建立政权。而司马家族纷纷前往江南,在大氏族的扶持下建立东晋。

公元347年,割据蜀中区域的李氏一脉淫乱荒诞,东晋认为这是一个平定四川的一个良好机会。东晋驻守荆州的大臣桓温奏请朝廷之后,就率领大军发起西征之战,准备拿下盘踞在四川的成汉政权。桓温亲率军队攻入成都,在全城搜索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封绝密信件。桓温打开一看,原来是姜维写给自己君主刘禅的一封亲笔信。看完这封信件内容之后,桓温仰天长叹,姜维不亏为蜀汉后期大将,一生本领尽得诸葛亮真传,将帅之才当得起武侯得意弟子称号。

我们都知道姜维是蜀汉后期的一员智将,还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但姜维最开始是曹魏势力中的一员,后来才加入蜀汉。姜维本是甘肃天水人,因为自己的父亲抗敌有功阵亡,就被朝廷封赏为当地的一个小吏。

当时诸葛亮出祁山北伐,结果天水太守发现自己已经丧失民意,就连夜开始逃跑。姜维等人那个时候还在外面巡视军务,一听自己的太守都跑了,连忙开始追,结果自家太守进城之后不信他,认为他已经投降蜀汉了,让姜维吃了一个闭门羹。姜维在没有办法之下,就向诸葛亮投降。

姜维加入蜀汉之后,也是经历一个蛰伏期。因为自己是一个降将,空有才华也没有人赏识,完全是无用武之地。因为是诸葛亮接纳姜维加入蜀汉的,诸葛亮一直在观察姜维这个人。诸葛亮发现姜维肚子里是有墨水的,而且和自己非常投缘,既有治国理政的潜质,又能够征战沙场而面不改色。就向蒋琬极力推荐姜维,说他是人中龙凤,有胆识有谋略。

后来诸葛亮干脆把姜维调到自己身边,着重培养姜维的统帅之才。诸葛亮在数次北伐之中,蜀汉的武将已经青黄不接,五虎上将的后代也是参差不齐,军中唯有魏延这员虎将。但诸葛亮最喜欢的人就是姜维,连魏延都有些吃醋。在五丈原,诸葛亮为了续命摆出七星灯大阵,将守卫重任交给姜维担当。后因续命不成,直接将军队的指挥大权交给了姜维,由此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喜爱程度。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姜维确实是有统帅之才和大将之风。此后的北伐也均由姜维主导。

说到开篇的灭蜀之战,这一场战役由邓艾和钟会负责。蜀汉全力备战,安排姜维将曹魏大军抵在关外,结果邓艾绕道偷袭直奔成都,刘禅一看形势不对就开城投降了。姜维一看自己主公投降了,心有不甘就急中生智,谋划了一个方案并报送给刘禅备案,自己也投降了钟会。

这到底是什么样一个计划,能让东晋的桓温大为赞赏,又让姜维低下骄傲的头颅?这一切都在姜维写给刘禅的亲笔信中阐明。当时姜维投降是假,想说服钟会一起反魏,如果钟会同意最好,不同意就杀了钟会接手军队。结果钟会同意举兵造反,并使用离间计陷害邓艾,只不过事情败露之后,相继丧命。但攻下成都的功臣邓艾结局也是很惨。姜维可以说已经看到大势所向,自己尽最后的努力去改变战局,哪怕改变不了,也要拉着伐蜀大将一起共赴黄泉。

举报 分享 2022-04-22 05:18:55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