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承,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酒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历朝历代,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贩夫走卒,酒永远都是大家最喜爱的东西。有些看多了古代的文人墨客写的饮酒诗时都会产生好奇,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有什么差别呢?古人酿酒技术到底怎么样?真的有写的那么好喝吗?
《世本八种》有关于最早的酒记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杜康)作秣酒。这段文字是夏朝时期数记载下来的,看来中国的酒文化还真是历史悠久啊。但是对于谷物类的酒最早记载是在殷代。
殷商出土的甲骨文当中也有“酒,受酋年”的文字,甚至在周朝的文献中记载:“殷人以酗酒亡国”。古人的酒真的有那么好喝吗?对于这个问题,学者和考古界从来没有停止过追索。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场考古挖掘给出了答案。
1974年,沈阳法库叶茂台村出土了一座千年前的辽墓,考古专家们打开了墓室,一片漆黑阴森的景象,专家们很快打开了手电筒,手电筒的光将墓室的景象显现了出来。墓道中散落了各色各样的陶器,在两侧平整的墓壁还有很多精美的壁画。
专家们开始清理墓中的各种物品,这些陶器应该都是陪葬品。有些甚至工艺比较的粗糙,并没有太过于特别的地方。经过十几分钟的探查,专家们在一个木桌前停下了脚步,这个桌子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倒是桌子底下两个莹白的瓷壶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专家用手一碰,感觉要比先前遇到的其他瓷器要重得多,当即一位叫冯永谦的专家断定瓷器里装的应该全是酒!说到这里大家都附下身去闻,果然有一股淡淡的酒香味。这让所有的都惊喜不已,这可是千年前的老酒啊!
专家们纷纷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激烈的讨论了起来,甚至提议尝一尝,也好确认是否真的是酒。不过在不明真相的情况,自然不敢胆大妄为,最后还是这位叫冯永谦的专家大胆地用手指沾了一下,轻轻地抿了一口。随后竟然惊呼到:坏了!
大家不明所以的看着冯永谦,虽然他解释道,这个酒已经完全变味了,一股发霉的土腥味,完全坏了,淡的和水一样。后来专家将酒带了出去,液体带有微量的乙醇。由于保存得好,并没有细菌。不过经历了数千年,确实已经将酒精成分完全挥发了。看来想要品尝到千年前的佳酿不是那么容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