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盛世和其他盛世有何不同?学者:它是唯一的百姓狂欢!

相信大家对盛世这个字眼一定不陌生,一个国家对外军事强大、贸易繁荣、立有权威、影响力大,对内百姓安居乐业、科技发达、君贤臣明、吏治清明,满足这些条件这个国家才有资格被称为“盛世”。国祚超过百年的封建王朝,无一例外都有过盛世,多的如汉朝六七个,少的如晋朝一两个。关于盛世的简单解释,其实很简单浅显的就是:兴旺繁盛的时代。描写盛世的词语多为华丽雍容、风流雅逸、富丽精工和高歌传颂等。

盛世这些都是上流社会的人们狂欢,他们是既得利益者,钱流进他们的口袋,荣耀归他们所有,美食涌入他们的嘴巴,有谁在乎底层的百姓?底层百姓只不过多分点田地,少交点赋税,少服点徭役罢了,该是怎样的没人权,该是怎样的困苦,根本没得到改变。写到这,不由地敬佩起古代百姓,那么多黑暗的日子他们都熬过来了;生活只要有一点希望他们都会去坚持,去遵纪守法,但乱世之中,百姓种田都不得安生,会被抓去当壮丁服徭役打仗,在家中也危险,会因为粮食被抢走而饿死。

元朝末年,老百姓的苦日子终于要熬过去了,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朱重八即将登场。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一年被称为“洪武元年”,一个新的盛世即将到来,底层民众能脱离苦海,迎来最幸福的生活。社会底层出身的朱元璋见过人世间所有的黑暗,他知道百姓们要什么,因而他对穷苦百姓天然抱着一种怜悯保护心理,对贪官污吏天生仇视。在洪武盛世,做普通百姓不知道多舒服,做贪官污吏和豪强富绅痛苦不堪,一点违法的事情都不能做,还需要对普通百姓们好点,不然被那些泥腿子们抓住送到京城去直接咔嚓了就亏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朱元璋的洪武盛世,具体做了什么,让百姓狂欢,幸福感这么强。

面对山河残破、民生凋敝、经济破败的世界,单采用减轻赋税和徭役是远远不够的,朱元璋用铁腕手段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让中国重新恢复了生机。朱元璋废除代表奢靡风气的茶道,明代的茶道经过两宋时期的发展,有近百道工序。将茶道废除,虽然经济效益降低了,但是可以将大量人口和土地投入农业生产当中,产出更多的粮食,满足普通百姓的需要。

明代佃户地位更是得到全面提升,不用再担惊受怕于主人家的肆意打杀,因《明律》有着规定。佃农可以摆脱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可依自己意愿解除租佃。朱元璋提倡鼓励开荒,凡是开荒所得土地,皆可免除三年的租税,由此推动佃户的大量减少(没人愿意做下等人,只是苦于生活才做了佃户)。

朱元璋十分重视抚恤孤弱,这在历代帝王中绝对是凤毛麟角,“中原兵难之后老稚之孤贫者多有失所,宜遣人赈恤之。国初立养济院以处无告,立义冢以痤枯骨,累朝推广恩泽。又有惠民药局、漏泽园、幡竿蜡烛二寺。其余随时给米给棺之惠,不一而足呲。”这是制度,还有监管,《大明律》中写得明明白白,“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让一个又残破的家庭有了希望,有了活下去的资本。

大多数简朴皇帝的简朴是作秀,朱元璋不是,他简朴是简朴,他的简朴丝毫不影响国威和国体,还以身作则,引领简朴风气。天大旱,朱元璋哀于民生,带着后宫妃嫔和皇子皇女共同步行求雨,吃的住的都是普通农家。试问古今帝王,有几位能做到如此心诚为民。

简朴为民,就是底层民众的盛世,这就是十四世纪中期洪武之治下的盛世,百姓的狂欢。

举报 分享 2022-04-15 11:05:0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