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多人都在研究武则天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位的,其实研究一下武则天称帝的历程就不难发现,幕后之一的推手是唐高宗李治,而这其中最大的根源就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存在才让武则天有了用武之地。
唐高宗李治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离不开他舅舅长孙无忌的鼎力支持,随着李治年龄的增长,日益强硬的皇帝和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必然会产生矛盾。李治在刚开始当皇帝的那几年过得一点都不顺心。
朝政大部分都被长孙无忌以及褚遂良等老臣所掌握,面对政务,李治无用武之地,而到了后宫李治也同样过得很郁闷,王皇后因为无子而一直和萧淑妃斗的不可开交。李治里外的情况都是一团糟。当时他唯一的“解语花”就是武则天了。而且武则天和士族毫不沾边,为了获得宠爱武则天必然要站在李治这边。
长孙无忌仗着位高权重行事越来越大胆,他和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一起。这两帮人为了稳固王皇后的地位,要逼着李治立李忠为太子。李忠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宫女,本人的资质也不是十分的出众,王皇后选中李忠也不过是想施恩于他,获得更多的权利。李治和长孙无忌的较量,李治显然是输了。
长孙无忌不但干涉立太子的事情,对朝政的掌控权力也越来越强,当时的宰相团里,原本忠于李治的高季辅和张行成相继死去,老臣于志宁是中立派,诸遂良毫无疑问是和长孙无忌一派的,而新提拔的两位宰相来济、韩瑗则都是长孙无忌的人,不管讨论什么样的国家大事,朝臣都要看长孙无忌的脸色。
李治虽然迫于压力立了李忠,可是却并不甘心,这时候他所喜欢的武则天刚刚为他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李贤。而王皇后,出身于太原王家,和长孙无忌一样都是门阀士族的代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听皇帝的。
李治想除掉长孙无忌,可是并没有什么借口,再说,这还是他的舅舅。这时候立武则天为皇后无疑是挑起朝堂争斗最好的办法,李治趁机拉拢了支持他的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削弱了长孙无忌的力量,而武则天当上皇后没多久,就让长孙无忌因为谋反的罪名不得不自尽了。可以说,如果不是长孙无忌太过于嚣张,武则天也没什么机会当皇后,当然也就不会成为一代女帝,名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