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女儿们之四:17公主爱和尚,19公主最动容,21公主三段婚史很离奇
●第16女城阳公主,15岁就守寡的公主,驸马爷放着前程不要,偏要造皇帝岳父的反
城阳公主是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女儿,前文提到的薛顗、薛绍就是她的儿子,驸马叫薛瓘。不过城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并非薛瓘,而是杜如晦的次子杜荷。
杜荷这哥们挺有意思,老爸是皇帝的心腹,自己又娶了嫡公主,他不安生过日子,居然想支持大舅哥李承乾造老丈人的反。
杜荷做得很决绝,他对李承乾说:“您装病,皇帝一定回来看望,然后嘛咱伏兵四起……”结果事件败露后,李世民一点惋惜的心思都没有,直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那一年,城阳公主不超过15岁,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大概是为了弥补对女儿的愧疚,李世民为城阳公主的二婚典礼一点不比初嫁逊色,他特地请太常占卜择日,为日期选定还跟宰相马周吵了一架。
出身河东薛氏的薛瓘,是个极富才情的大帅哥,一点都不委屈城阳公主,二人生了三个儿子薛顗、薛绪和薛绍。
据史书记载,城阳公主后来行巫蛊,高宗李治没舍得严惩她,仅仅将薛瓘贬为房州刺史。倘若不是因为一母所生,估计李治绝不会放过城阳公主。
咸亨二年,城阳公主在房陵病逝,享年约40岁,薛瓘也在不久后病逝,李治派人护送夫妇二人灵柩进京,陪葬于昭陵。
后来李治将他与武则天小女儿太平公主嫁给了薛绍,可惜的是,薛绍和薛顗都卷入了李贞、李冲的反武联盟,双双被杀。唉,皇家啊,亲人相残何时了!
●第17女高阳公主,大唐最活色生香的历史谜案制造者高阳公主,她究竟为何参与谋反
高阳公主在民间名气最大,也是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位,可是人们大多看到其中的活色生香,没看到其中的迷雾。
高阳公主从小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她的夫婿房遗爱又是房玄龄的次子,所以李世民对夫妇俩格外钟爱,赏赐都要比别的公主多一些,由此被宠成了“野蛮公主”。
房遗爱是次子,按照古代礼法,他的哥哥房遗直才是房家的继承人。房遗直也惧怕公主,向李世民请求将房家的继承人改称房遗爱,却遭到李世民的拒绝。
但高阳公主却不理会大伯子的苦衷,一心逼迫房遗直让出继承权,甚至诬告房遗直非礼她。房遗直被逼得无处可躲,于是干脆向李世民告状。
李世民一听勃然大怒,把高阳公主召回宫中痛骂了一顿,从此对这个女儿的宠爱衰减了不少。从那以后,高阳公主对父亲产生了不满。不久,一件意外的事件激化了矛盾。
官府在办案的时候,在一个叫辩机的和尚房中,居然搜出了一只“金宝神枕”,拷问之下辩机承认这是高阳公主送给她的情物。
原来有一次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去打猎,偶遇辩机,立刻被这个风度翩翩的和尚所吸引,于是和尚经常被她召入帷帐中“研究秘法”。为了让房遗爱支持她的“研究事业”,公主给他送了两个美女,从此二人各玩各的。
李世民得报如雷轰顶,他没想到女儿堕落成这样,震怒之下将包括辩机,以及她身边的奴婢十几人全都处死。即便这样,李世民依然没舍得处罚女儿,可失去伙伴的高阳反而对父亲恨出了个大窟窿,在李世民的葬礼上,她居然毫无哀荣。
心中毒草一旦发芽,迟早会结出毒果。房遗爱很早之前曾经支持魏王李泰跟李承乾抢储位,结果被小九李治摘了桃子。李治蔫了吧唧,一副提不起来模样让房遗爱看到了希望,他把扶植的目标瞄向了荆王李元景。
这位李元景是李渊的儿子,也是房玄龄的女婿,假如他上位房家就是外戚。于是房遗爱和高阳公主找到了共同语言,他们悄悄行动,联络了一大批宗室贵戚,准备发动宫变。
高阳公主格外卖力,她找了一帮“专家”助阵,比如和尚、道士、神棍,甚至连掖庭的星象官都被她拉拢了。
当然,事件后来被挫败了,怎么挫败的史书没交代,结果就是一大批皇亲国戚人头落地,也包括高阳公主和房遗爱。
整个事件情节跌宕,扣人心弦,有声有色,所以历来就是文学作品的好题材。不过,这是一个历史疑案,其中的情节很不靠谱。
首先《旧唐书》根本没记载高阳公主与辩机的事,后人推测,《新唐书》应该取材于野史,可信度不高。
其次,房遗爱谋反的经过交代不清,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比如房遗直也死于此案,他究竟犯了何罪?高阳公主为何要跟哥哥李治作对?那么多皇亲国戚参与其中,他们都做了啥?一概不知。
所以,这段历史成了永久之谜,你爱信哪个都行。
●第18女金山公主,早夭
史书上就俩字——早薨。
●第19女晋阳公主,李世民最有人情味的女儿,小公主的哭声让李世民剥离皇帝的神圣
晋阳公主李明达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女,推算大约出生于贞观七年。长孙皇后去世时,她只有3岁,还搞不懂死是什么意思。等她终于懂得了生离死别的概念后,常常跑到妈妈带她游玩的地方哀哭不已。
可能从小思念过重,李明达养成了一副冷面孔,无论喜怒都不形于色。但这孩子天生就有母亲的遗风,很会用委婉的方式劝慰父亲,让身边人避免了不少责罚,因此她深得宫人们的喜爱。
李明达酷爱书法,是姐妹中造诣最深厚的一位,她临摹父亲的飞白书,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在诸多的兄弟姐妹中,李明达与同母哥哥李治关系最好。李治比她大5岁,相对于早就出宫开府的李承乾和李泰,他们兄妹俩相依为命九年。
等李治14岁出宫的时候,李明达看着哥哥远去的身影痛哭:“哥哥从此与大臣们同列班次了,再也不能回到内宫了。”李世民搂着女儿泪流满面。
这一刻,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不是撼天动地的大帝,而是一位儿女情长的孤老头子。
让人痛心的是,李明达尚未成年,11岁时就早早病逝了。女儿的死让李世民失魂落魄,一个多月时间他几乎不能正常进食,每天哀伤十多次。
面对大臣们的劝慰,李世民说:“我何尝不知道哀伤无益,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呐。”
●第20女常山公主,这位到死未来得及出嫁的公主留下一个谜团:为何22岁还不能出嫁?
常山公主的记录也很简单,说她未及下嫁就去世了,去世的时间在显庆年间。
可是显庆元年是656年,李世民最小女儿出生于634年,常山公主出生不会晚于这一年。也就是说,常山公主去世时至少22岁,为何这个年龄还不出嫁?
●第21女新城公主,李世民最小的女儿,留下三段婚姻奇遇,死后引发一场冤案
新城公主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也是长孙皇后的第四女,母亲去世那年,她才2岁。
最为皇帝的幼女,还是嫡女,新城公主本应该是最幸福的女孩,可事实上她的婚姻非常不幸。
新城公主9岁时,被李世民许婚魏征的儿子。那一天是贞观十七年的正月十六,魏征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李世民带着太子和新城公主前往魏府探视,他当场许诺,将小女儿嫁给魏家,并流着泪说:魏公,你睁开眼看看你的儿媳吧。
魏征带着欣慰,于第二天辞世了。
可是才过了三个月,李世民就撕毁了婚约。原来侯君集谋反案爆发,大理卿在审案过程中,发现魏征与侯君集有书信往来,还曾经将自己的奏疏送给史官。李世民很生气,认为魏征就是个两面三刀的人,口心不一,于是一怒之下推到了魏征的墓碑,还毁了婚约。
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千挑万选,为女儿选定了如意郎君——长孙皇后的族弟长孙诠。可还没来得及将女儿送进长孙家族,李世民就驾崩了。因为守丧,新城公主的婚礼半途中断,三年后才续上。
十年后,长孙无忌倒台了,长孙诠受累于长孙无忌,被流放于嶲州,并被地方官杀害。
根据墓志铭记载,新城公主与长孙夫妻感情很好,这个意外的打击让她不能自拔,然而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兄嫂杀死了自己的亲人。
后来,由东阳公主做媒,李治做主,将新城公主改嫁韦正矩。在介绍东阳公主时已经说明,新城公主与韦正矩夫妻感情并不好,二人经常吵架,民间说法是公主始终难忘前夫长孙诠。
龙朔三年,新城公主突然暴病身亡,享年29岁。她的死让李治震怒,因为人们一直传言韦正矩“遇主不以礼”,所以他认定是韦正矩害死了妹妹。
于是韦正矩被下狱接受审查。韦正矩面对指控哑口无言,找不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李治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于是杀害了韦正矩,并将其家族流放。
不过很快有证据表明,新城公主属于自然死亡,韦正矩被冤枉了。李治又下旨,令韦正矩与公主合葬于昭陵。
韦正矩的冤死给皇室留下污点,从此以后,世家大族对迎娶公主一直抱有戒心,整个唐朝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