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听信谗言放掉一个人,导致西晋灭国,司马氏子孙凄惨无比

汉末三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兄终弟及”:一是孙策传位于孙权;二是司马师传位于司马昭。不过两个弟弟给哥哥的身后待遇却大为不同,孙权称帝后仅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而孙策的儿子只是列侯。

客观地讲,孙权给孙策及其子孙的待遇不符合孙策的功业和实际地位,连陈寿都认为“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与孙权相比,司马昭封晋王后就追封司马师为“晋景王”,地位与司马懿和自己相同。

司马炎篡魏称帝后追封司马师为“晋景帝”,司马师的子孙则是与皇子待遇相同的世袭藩王,让司马师拥有皇帝身份和符合功绩的待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司马师的皇帝身份却成为西晋灭亡的“蝴蝶效应”。

八王之乱时,刘渊瞧准时机,在山西孝义宣布自立为王,国号为汉,并且举兵反晋。当时的老百姓因为受尽晋朝的压迫,接连响应投靠。308年称帝,改元永凤。但在公元310年,刘渊暴病而亡,其子刘聪接过大权,率领军队拿下首都洛阳,挟持逃亡中的晋怀帝,回到洛阳后,大肆屠杀和抢掠,将皇室陵地和宗庙搅了个天翻地覆。史称“永嘉之祸”。

在刘聪举办的群臣宴中,刘聪命晋怀帝为群臣敬酒以此侮辱,一些老臣们号啕大哭,刘聪乖戾成性,将晋怀帝和哭者全部屠杀。后又故技重施让晋愍帝照做,还让晋愍帝拿着马桶盖在他如厕时扇臭气,真可谓是侮辱至极。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既有刘渊的隐忍,更大的一部分缘由还是因为晋朝执政者的无能罢了。

晋朝是从乱世中依靠着司马懿的智谋和司马家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换来的天下,没想到仅仅维持了52年,就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历史性的灾难。这也许就是一场轮回吧,五十年前司马懿对曹家的做法在如今刘渊的身上重现。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 分享 2022-04-11 05:21:14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