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被司马师重用,为何还要起兵造反?

三国时期,诸葛亮三兄弟,在魏蜀吴都获得了重用。对于诸葛亮来说,在公元221年被刘备任命为丞相,执掌了蜀汉大权。对于诸葛瑾来说,则被孙权册封为大将军,同样拥有显赫的地位。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诸葛诞,按照辈分,他是诸葛亮的族弟。曹魏中后期,诸葛诞受到了重用,担任了征东大将军等官职。不过,诸葛诞却背叛曹魏,勾结东吴,这是为什么呢?

具体来说,诸葛诞是诸葛丰的后人,与诸葛亮、诸葛瑾同族。初以尚书郎,被任命为荥阳县令。诸葛诞为尚书郎期间,曾与仆射杜畿于陶河试船的性能,遭遇大风浪,船被沉到河里,诸葛诞和杜畿也同时被淹在水里。虎贲驾小船来救诸葛诞,诸葛诞让其先救杜畿,自己却昏死过去,身体飘到河岸,后来被救活。

魏明帝曹叡在位时,诸葛诞曾担任御史中丞、尚书等官职,并且和夏侯玄关系亲近。但是,曹叡认为诸葛诞等人沽名钓誉,所以将他们免官。公元239年,曹芳即位后,大将军曹爽任用夏侯玄等人,并让诸葛诞担任了扬州刺史。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讨伐司马懿,另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情被兖州刺史黄华揭发后,司马懿领兵讨伐,并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兵马,册封山阳亭侯。公元252年,诸葛诞离开寿春,前往豫州担任镇南将军。公元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造反,以此和司马师相抗衡。虽然他们曾联系过诸葛诞,但是,诸葛诞和文钦的关系比较差,所以他站到了司马师这一边。

司马师平定叛乱后,将诸葛诞晋升为征东大将军,也即将曹魏东线的十多万兵马,交给诸葛诞来执掌了。不过,到了公元257年,司马昭执掌大权后,诸葛诞却在寿春起兵造反,这也是淮南三叛中的最后一叛。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就第一点来说,公元256年,司马昭刚刚执掌大权,就派遣贾充去慰劳诸葛诞等手握重兵的武将。在和贾充的交谈中,诸葛诞表达了忠于曹魏的态度。贾充从寿春回到洛阳后,将诸葛诞的态度告知了司马昭,这促使司马昭明白,诸葛诞是不会支持自己取代曹魏的。当然,司马昭想要除掉诸葛诞,也不能直接痛下杀手,这不仅名不正名不顺,甚至还会让诸葛诞直接起兵造反。

于是,公元257年,司马昭将诸葛诞晋升为司空,并让他前往都城洛阳。司马昭此举,表面上是提升诸葛诞的官职,暗地里则是调虎离山,从而夺取诸葛诞的兵权。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懿父子,已经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了夏侯玄。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爆发时,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手握曹魏西线地区的10多万兵马。不过,在被司马懿父子调入到朝廷后,夏侯玄因为失去了兵权,最终丢掉了性命。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在,诸葛诞自然担心司马昭会加害自己,这才征调淮南地区的将士,并将自己的儿子诸葛靓派到东吴,以此请求对方的支援。面对步步紧逼的司马昭,诸葛诞只能放手一搏了。

就第二个原因来说,则是诸葛诞的好友被诛杀,这让他对司马懿父子心怀不满。公元249年,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爽等人随行。在此之前,司马懿一直在装病,从而让曹爽放松警惕。现在,司马懿等到了机会,于是他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

对于曹爽来说,曾经恢复了诸葛诞的官职,这对诸葛诞是有恩情的。至于诸葛诞的好友邓飏,也在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除掉了。到了公元254年,夏侯玄作为诸葛诞的好友,则是被司马师下令斩杀了。诚然,司马懿和司马师,都曾重用了诸葛诞,尤其是司马师,更是授予了征东大将军这样显赫的官职。

不过,到了公元257年,司马懿和司马师已经不在了,而执掌大权的司马昭,则对诸葛诞没有什么恩情。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诸葛诞心目中,司马昭显然是不值得信任的。从司马昭对待邓艾、钟会的情况来看,诸葛诞确实不能对司马昭心存幻想。

最后,就第三个原因来说,诸葛诞虽然曾协助司马懿、司马师平定叛乱,但是,王凌和毌丘俭先后被杀,这让诸葛诞难免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对于王凌和毌丘俭,都曾执掌曹魏东线地区的兵马,却不能被司马懿家族善待。现在,诸葛诞手握10多万大军,自然更容易被司马昭所猜忌了,所以他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王凌或者毌丘俭。于是,诸葛诞很早就在淮南收买人心,暗中训练士兵。

所以,到了公元257年,司马昭选择架空诸葛诞的时候,显然成了诸葛诞起兵造反的催化剂。面对手握重兵的诸葛诞,司马昭不敢掉以轻心,征调了20多万大军,并亲自讨伐前者。因为东吴派出的兵马都被司马昭击退了,这导致寿春被包围起来。

甘露三年(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的粮食渐渐枯竭,诸葛诞与文钦和唐咨于是拼命突围,伤亡惨重,被逼撤回城内。诸葛诞更因为与文钦以往的嫌隙而杀死文钦。文钦之前被司马师击败,投奔到东吴。现在他率领东吴大军来支援诸葛诞,却惨遭杀害,这导致文钦的儿子文鸯和文虎向曹魏投降。司马昭纳降二人,更封为关内侯,并以二人降后的待遇,瓦解寿春百姓反抗之心。

最终,司马昭在公元258年二月成功攻克寿春,诸葛诞率领数骑逃出寿春,被大将军胡奋手下士兵杀死。诸葛诞亦被诛灭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更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总的来说,在平定诸葛诞之乱后,曹魏内部手握重兵的武将,基本上没有再忠于曹魏宗室了。而这,自然为西晋取代曹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举报 分享 2022-04-10 11:59:44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