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姜维武艺高强,却都不是三国后期头号高手,这个人实至名归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六回,发生在伐蜀之战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姜维、王颀和邓艾。原文如下:
却说姜维在沓中,听知魏兵大至,传檄廖化、张翼、董厥提兵接应;一面自分兵列将以待之。忽报魏兵至,维引兵迎之。魏阵中为首大将乃天水太守王颀也。颀出马大呼曰:“吾今大兵百万,上将千员,分二十路而进,已到成都。汝不思早降,犹欲抗拒,何不知天命耶!”维大怒,挺枪纵马,直取王颀。战不三合,颀大败而走。姜维驱兵追杀至二十里,只听得金鼓齐鸣,一枝兵摆开,旗上大书“陇西太守牵弘”字样。维笑曰:“此等鼠辈,非吾敌手!”遂催兵追之。
又赶到十里,却遇邓艾倾兵杀到。两军混战。维抖擞精神,与艾战有十余合,不分胜负,后面锣鼓又鸣。维急退时,后军报说:“甘松诸寨,尽被金城太守杨欣烧毁了。”维大惊,急令副将虚立旗号,与邓艾相拒。维自撤后军,星夜来救甘松,正遇杨欣。欣不敢交战,望山路而走。维随后赶来。将至山岩下,岩上木石如雨,维不能前进。比及回到半路,蜀兵已被邓艾杀败。魏兵大队而来,将姜维围住。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昭发动伐蜀之战,钟会、邓艾二人率军入侵。驻扎沓中的姜维得知敌军入侵,立即提兵迎战,打败了曹魏天水太守王颀,并率部追击陇西太守牵弘。此时,邓艾率部出现,与姜维单挑十余会合不分胜负。此后,姜维得知甘松被敌军占领,慌忙撤军援救,但接连遭到杨欣、邓艾等人的围追堵截,只得放弃原定计划,突围而出,转而屯兵剑阁。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金鼓齐鸣”,意为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的“金鼓以声气也。”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姜维血战沓中的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据《三国志邓艾传》载:“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维闻钟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欣等追蹑于强川口,大战,维败走……维入北道三十余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三国志·姜维传》称:“(姜维)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此后的历史大家都非常熟悉,邓艾经阴平小道进入汉中,歼灭诸葛瞻父子,迫使后主刘禅投降,蜀汉帝国灭亡。
那么,小说后半部分的头号高手是谁呢?此人便是在小说中一闪即逝的人物——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这个推断有什么依据呢?可以从姜维、邓艾、邓忠和诸葛尚四个人之间的对阵胜负一见端倪。在小说中,姜维与不仅与邓艾不分胜负,而且与邓忠也战成了平手。而诸葛尚以一敌二,对付邓忠和师篡,却“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见小说第一百一十七回)。由此可见,诸葛尚才是小说后半部分的头号高手。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