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曾想在关中灭了刘邦但为何第二天又改变主意,你知道吗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行至函谷关发现有兵守关,项羽军无法通过,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项羽大怒,派当阳君攻破函谷关,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军十万驻扎灞上。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并且用子婴为相,珍宝全部占有。范增也告诉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后却不取财物女人,志向不小,应该趁早杀了他。
项羽叔父项伯与刘邦手下的张良关系友好,连夜前往刘邦军见张良,想要劝张良逃走,却反被张良拉拢。项伯回来后告诉项羽,刘邦攻破咸阳有大功,如果进攻他是不义之举,项羽表示赞同。
刘邦第二天率领一百多骑兵来见项羽,范增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为人不忍,默然不应。于是范增让项庄于席间舞剑,伺机刺杀刘邦,而项伯也拔剑起舞,挡住项庄。张良见状,至军门找樊哙前来。
刘邦留张良将白璧玉斗献给项羽和范增,自己以上厕所为由,扔下车骑,只带樊哙、夏侯婴等人从郦山道逃回霸上。项羽接受了白璧放在桌上,而范增却将玉斗摔在地上拔剑砍破,叹道:“夺项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秦朝灭亡后,项羽开始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其他十八位为诸侯王。
第一入关后的刘邦封锁函谷关。
项羽灭秦军主力后,就兴高采烈的挺进函谷关,准备找秦人复仇。但是函谷关已被刘邦封锁,显然刘邦把自己当关中王了。项羽非常愤怒,我辛辛苦苦牵制秦军主力,你却轻松入关,还把我当成敌人,封锁函谷关。项羽和刘邦的梁子就从这里结下,项羽派英布攻下函谷关,诸侯联军开进到关中戏下,而刘邦此时驻军在霸上,两军相隔不过几十里。
第二小人曹无伤火上浇油
这时候,刘邦集团的左司马曹无伤叛变刘邦,派人告诉项羽,”沛公在关中已称王,准备以秦王子婴为相,珍宝美女全部占为己有“。这是一棵重磅炸弹,秦人都是项羽的仇人,更何况他要和秦王子婴搅合在一起。项羽一听火冒三丈,准备明天吃过早饭,带领军队灭了刘邦。《史记》记载: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於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历史很有趣,项羽虎视眈眈准备明早攻打刘邦,很显然刘邦肯定打不过项羽。项羽带兵打仗在当时也算一流的,人数还多,诸侯联军大概有40万,刘邦才10万,那时候韩信还在项羽兵营呢?怎么算刘邦这次必死无疑。可是为什么项羽,到了第二天却又不攻打刘邦了,还管刘邦一顿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我认为有几个原因,我来分析下。
第一项伯的周旋
曾经张良救过项伯的命,于是项伯半夜去了刘邦营地,让张良赶紧逃命。张良领项伯去见刘邦。刘邦就口若悬河的给项伯解释,他无心做关中王,珍宝美女都没拿就还军霸上了,就连秦王子婴都没砍,就等项王砍他。席间项伯和刘邦又不真不假的结为儿女亲家。就这样,项伯半夜又赶回去劝说项羽,咱们冤枉刘邦了,于是项羽的气就消了。
第二项羽杀他道义上占不住脚
项羽是英雄人物,对了不讲的道义的事,他好像也不屑于去做。先入关中者为王,是事先的约定,不能因为刘邦先入关,就该死吧。冲动的项羽在冷静下来后,就不那么生气了。
第三项羽自负压根看不上刘邦
项羽的勇猛千古无二,曾经也是一名举重冠军,天下第一猛男。还有巨鹿一战扬名天下,诸侯无不刮目相看,都服众项羽的指挥。这样的项羽怎么会忌惮刘邦呢,一个50岁的老头子呢?肯定不把刘邦看在眼里,更不刘邦视为很大的威胁。
第四项羽的目的是复仇,关中不是他的菜
项羽从起义到灭秦,都是奔着复仇去的,楚国流行的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我估计项羽小时候经常听到,他的爷爷项燕就死于秦国发动的统一战争。从出生项羽就埋下了为楚复仇的种子。所以啊,关中对他来说不重要,灭秦复仇才是最重要的事,进入关中他要做的事就是杀人放火,屠戮秦人,一把大火烧了咸阳宫。
所以项羽有时就是这么奇怪,被复仇冲昏了头脑,政治动向不明确,才是最致命的。性格上也有极大的缺陷,太自负,太自以为是,要是听范增的,刘邦早就去天堂了。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