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的爱情观,爱她就要封她为后,孝恭章皇后有多幸福
一直以来,我们都常常听到别人说,明清的某位皇帝很痴情。但要是说起来,真正痴情的也就明孝宗一个,只有他做到了真正的一夫一妻。其余皇帝顶多就是在他后宫中,有那么一个他最宠爱的人,他为这个人付出要比其他人多,但这些都并不影响他和别的女人生孩子。
不过身为皇帝,他们要是想做点什么讨好喜欢的人,自然是无法令人拒绝的。就好比封后,这让谁拒绝得了啊,一般妃子连想都不敢想,更别说是皇帝为了封她为后,专门废了现任皇后。
没错,说的就是明宣宗朱瞻基,他的爱情观就是,爱她就要封她为后。而这位被他放在心上的,就是孝恭章皇后孙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孝恭章皇后有多幸福。
孙氏是山东邹平人,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恰好就是永城人。孙氏自小长相貌美,在当地颇有名气,彭城伯夫人自然也是有所耳闻。
有一次,彭城伯夫人去看望女儿张氏(朱高炽之妻、朱瞻基生母),闲聊中提及孙氏十分贤德。于是在张氏的介入下,孙氏得以进入宫中,跟着张氏学习宫中礼仪。
也就是说,孙氏其实一早就进了宫,与朱瞻基是青梅竹马。就在孙氏进宫没多久,朱瞻基就被祖父朱棣封为皇太孙。朱棣很是疼爱这个孙子,于是在永乐十五年,又张罗着要为其挑选皇太孙妃。
原本朱瞻基就想让孙氏做自己的正妃,可长辈们却更喜欢“天性贞一,举止庄重,颇有贤名”的胡善祥。上有祖父加父母,朱瞻基的婚事丝毫由不得自己做主,所以他只能接受胡善祥这位皇太孙妃,孙氏便委屈做了皇太孙嫔。
选妃之事没能如愿,虽然不影响朱瞻基对孙氏的感情,但他同样很是忧虑。因为明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朱瞻基能一早被封为皇太孙,除了朱棣十分喜爱他之外,也因为他和父亲朱高炽都是嫡长子,所以早日确定他们的继承人身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既然朱瞻基已经是皇太孙,就说明他将来迟早会继承皇位,那么皇太孙妃胡善祥就会是皇后。胡善祥生下嫡长子,朱瞻基就要立为储君,很明显,朱瞻基不希望这样,他更希望自己的太子是由孙氏所生。
不得不说,朱瞻基还真是得到上天眷顾,胡善祥先后为其生下两个孩子,结果都是女儿,反而孙氏在宣德二年,真的为他生下了皇长子朱祁镇。之前的文章笔者已经写过,朱瞻基可是将这个长子宠上了天,等不及他长大便册立为皇太子。但儿子当了太子,还不是朱瞻基的最终目的,他还想封心爱的人为皇后。
朱祁镇是皇长子,又被册立为太子,身为其生母的孙氏,要被立为皇后本来也在情理之中。可问题就在,此时朱瞻基有皇后,而且皇后无过,不能随随便便就废掉。
可朱瞻基才不管那么多,一心就想给孙氏一个皇后的名分,所以他主动去劝说胡皇后,希望她自己辞去皇后之位。胡皇后也没有办法,自己不受宠也没有嫡子傍身,就只能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做。就这样,朱瞻基成功改立孙氏为后,好一个来自霸道总裁的爱。
虽说只要好好了解一下历史,就知道朱瞻基也并非什么专一痴情的主,可他宠爱孙氏是真的,对孙氏也是真的好。所以对于孙氏来说,她已经很幸福了。自从朱瞻基即位起,她就一直享受与皇后同等的待遇。
比如按照规矩,只有皇后有册有宝,贵妃是有册无宝的。但朱瞻基坚持要给孙氏金宝,所以朱瞻基不仅是明朝第一位废后的皇帝,而且也从他这里开了先例,之后明朝的贵妃也都有册有宝了。
再比如朱瞻基册立朱祁镇为太子时,按照规矩,皇后要接受内外命妇贺礼,接受外命妇进笺。可朱瞻基不仅让胡皇后这样做了,还让孙氏也接受内外命妇贺礼,外命妇进笺。
而朱瞻基对她的好,还不止体现在她一个人身上。
早在孙氏还是贵妃的时候,朱瞻基对待她的家人,就比对待胡皇后的家人要好。比如在朱瞻基即位前,胡善祥的父亲胡荣官居光禄寺卿(从三品),孙氏的父亲孙忠却只是个从九品的鸿胪寺序班。但朱瞻基登基后,就同时封两人的父亲为正二品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不仅如此,朱瞻基还赐孙忠锦绣裘衣,特许孙氏母亲常常进宫看望女儿,每次来都赏赐不断。朱瞻基还加封孙氏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这样的恩宠真是羡慕死多少嫔妃。
即使在临终前,朱瞻基也放不下孙氏母子,特地叮嘱大臣要好好照顾他们。他强调遇到国家大事,要上禀皇太后和皇后,这等于是给了孙氏与张太后同等的权力。安排好一切后,朱瞻基才安心闭了眼。
虽说历史上的孙氏,政治才能并不出众,远不如婆婆诚孝昭皇后,但谁能说她的一生不幸福呢?
原本就不是正妃的她,被丈夫扶上皇后宝座,儿子顺利继承皇位,她又成为明朝尊贵的皇太后。儿子即位之初,朝堂有婆婆张太皇太后镇守,婆婆去世后,儿子又有贤臣辅佐,她是一点都不操心。
可以说唯一不省心的,就是他这个从小被宠坏的儿子朱祁镇,学什么不好,非要学先帝们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俘虏了。孙太后虽然能力不足,可好歹有一帮大臣为她出谋划策,她也只需点点头就行了。
后来朱祁镇被放回来,被新登基的弟弟朱祁钰幽禁起来,孙氏照样过她的太后生活,偶尔去南宫看看儿子。更重要的是,最终儿子又夺回了皇位,她仍然是尊贵的皇太后。直到天顺六年,她在亲儿子的照顾下离世,与朱瞻基合葬在了一起。
论能力,孙氏不如婆婆诚孝昭皇后;论贤德,她也不如废后胡善祥;论受宠,她更比不上明孝宗的孝康敬皇后。但孙氏一生顺风顺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算是幸福了。
(参考文献《明实录》《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