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关张有三件事难以评价:张飞该判十年徒刑,还是无期徒刑和死刑?

《三国演义》无疑是尊刘贬曹的,只要加入刘备集团,那么做什么事情就都是对的,即使马超坑死了亲爹和两个弟弟,罗贯中只要颠倒一下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逆子就变成了义士。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虽然不敢贬低曹魏,但是对刘备仍然保持了足够的尊敬,当年的文人还有一定的骨气和底线,数典忘祖的事情一般都不太敢干——陈寿父子毕竟都吃过蜀汉的俸禄,公开骂刘备,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正史也好,演义也罢,都是古人编纂,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衡量,比如三国正史中刘备关羽张飞做的三件事,现在看来是不可原谅甚至罪大恶极的,但是在当年却是司空见惯无可厚非,甚至会当做佳话流传。

在这里笔者强调一点,综合起来看,刘备关羽张飞的人品,似乎要比曹操孙权及曹魏五子良将、江表十二虎臣要强得多,刘备集团既不屠城也不盗墓,而这种丧良心的事情,曹魏和孙吴都没少干。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刘关张虽然值得后世尊敬,但是他们当年做的那三件事,细想起来却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比如刘备在兵败势危的时候,放任手下“人相食”。

建安元年,刘备被吕布赶出了徐州,在广陵与袁术交战,又被削了满头包:“布取下邳,张飞败走。备闻之,引兵还,比至下邳,兵溃。收散卒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

在广陵的刘备应该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要不然他不会连被曹操瞧不上眼的袁术也打不过。

被袁术揍了一顿之后,刘备实在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要不是饿得没办法,手中掌握着刀剑的刘备麾下也不会大拇指头卷煎饼——自己吃自己。

如果再往深处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有武器的军队“自相啖食”,是不是附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已经被他们吃光了?

当然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刘备治军极严,将士们宁肯自己吃自己,也不去骚扰百姓,但是读者诸君请试想一下,在后汉乱世,有那样纪律严明的军阀吗?刘备“数失妻子”,真的都是被敌人抓去了吗?

自相啖食也好,杀妾飨士也罢,在当年都不是不可接受的做法,甚至也不影响刘备的“仁厚”形象,但是那种惨烈场景,放在今天,又该给出怎样的评价?

刘备仁,关羽义,这在三国时期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都是被广泛认可的,关羽还成了忠义化身武圣人,但是关羽要是放在现在,至少得脱下军装回家卖红薯,甚至有可能被关起来吃窝头——于禁只是缴械投降而没有反戈一击,最后被曹家父子羞辱致死,而关羽不但投降了曹操,还为曹操冲锋陷阵,差点把刘备的老命断送掉。

所谓“屯土山约三事”、“护送二位皇嫂过五关斩六将”,稍微看过一眼三国正史或了解一点地理知识的,都不会相信确有其事,有人还专门画了一张“关羽过五关路线图”,以证明这件事绝不可能发生。

真实的历史事件是可以根据史料还原的,那就是关羽被擒投降了,然后又跟着曹操去打刘备寄居的袁绍了:“曹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将步骑迎先主,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关羽斩颜良后)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这就是说,袁绍接待刘备的礼节很隆重,动静闹得挺大,几乎已经天下皆知,关羽不会不知道,但关羽还是下定决心要替曹操立功,至于袁绍会不会迁怒于刘备,关羽暂时好像还想不到那么多。

关羽确实很忠义,因为他最后还是逃出曹营投奔了刘备,这在古代,也是忠臣的表现,但是放在今天,可能他就会受到一些惩罚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羽是叛将,他跟降将于禁,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关羽虽然交还了印信,但却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刘备占据荆州之后,封张飞为宜城亭侯,也没有把关羽的亭侯名号改一下。

读者诸君都知道,汉寿亭侯、宜城亭侯都是根据封邑而命名,比没有固定食邑的关内侯要高级,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汉寿亭”在谁的手里?如果汉寿亭是曹操辖区,那么关羽就是“空头侯爷”,汉寿亭老百姓的赋税,关羽是享受不到的。

关羽终其一生,也没有等到刘备改封其爵位,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是没必要还是刘备另有考量,读者诸君心中自然有杆秤,而笔者想到的是:如果关羽放在二战时的俄国,关羽作为俄军将领加入了德军,并替阿道夫作战,他还有机会活命吗?

刘备和关羽做的事情,在当年是不需要受到道德谴责的,即使有人谴责,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不管是枭雄还是名将,都不会把“人命些些小事”放在心上,至于有没有叛变的经历,那也不打紧,即使是千年以后,想关羽那样改换多次阵营的,也能成为名将。

刘备关羽当年做的事情,他们自己也会认为是瑕疵,而张飞做的一件事,放在现在,则是要按照《刑法》规定,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

为什么说张飞会面临严重的刑罚,我们来看看三国史料中的一段话就明白了:“建安五年,时霸(夏侯霸,夏侯渊次子)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建安五年,张飞至少有三十岁了,而且张飞跟刘备依附曹操的时候,还被朝廷封为中郎将,应该跟夏侯惇夏侯渊并肩作战过,夏侯家的闺女,只有十三四岁,就被他娶为夫人,这事儿是不是做得有点过头了?

古人的年龄都是按虚岁计算的,这就是说,三十多岁的张飞娶了顶多十三周岁的“侄女”夏侯姑娘,还为刘备生了两个儿媳,这在古代是允许的,因为人口凋零,很多朝代都提倡早婚,但是放在今天,张飞是要把牢底坐穿的——张飞不管知不知道夏侯姑娘的实际年龄,都要至少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如果他知道人家才十三岁,十年肯定打不住。

咱们前面说的刘备关羽张飞做的这三件事,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和法律,刘关张的所作所为,在当年无可厚非,读者诸君用现代人的视角评判,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举报 分享 2022-04-02 06:11:17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