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寨如何崛起,首领和唐高祖李渊一样的顶级贵族

瓦岗寨是隋末最早起事者之一。瓦岗紧邻黄河,因为黄河多次泛备使这里沙丘起伏,草术丛生,芦苇遍地。

人烟稀少,既便于隐藏更便便于出击。此外,瓦岗北与黄河的白马渡口临近,南与通济渠相望,进退方便易于攻守,堪称军事战略要地。

程让原是东都的法曹,犯法被定了死罪,得狱吏黄君汉舍身相教,出大牢。程让跑出去以后,带着哥哥翟弘、侄儿摩侯等人,连夜赶到万岗寨。

翟让到瓦岗后,从推为首,立即安营扎寨揭竿而起。周围数十里的农民听说瓦岗农民造反,纷纷起义,参加义军。曹州济隆人单雄信,卫南人徐感功,在内黄潭头村起义的王伯当等,也先后投奔瓦岗。起义人员家多,便组合成队伍,名日“瓦岗军”。

瓦岗军以反对隋朝的无期徭役、苛捐杂税和拯救饥民、推翻隋王朝为来自冰得民众相互当时农民明着“扶省参搀者娘、携着儿女去瓦家和的家上吃义明的歌证,市来瓦岗参加文军,在很短时间内,西线军发展到一万人。

义军不断出击,英勇无比,农民歌颂他们道:“手执钺斧赛车轮,杀死杨广教穷人。”瓦岗军的发展壮大,震惊了隋王朝。

南道十二都地陟计捕大使率后两万兵两万余人前往镇压,615年,隋王朝急命张须陀为闫,一个多月,同瓦岗军打了大小三十余仗。

纵然双方力量众寡悬殊,但瓦岗军在翟让的领导下,和当地民众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坚持斗争,终于击退敌人的多次进攻,但住了大本营一瓦岗寨。

616年,贵族出身的李密投靠瓦岗军。李密早期曾在隋朝东官当差,却因为喜欢探头探脑乱看被隋炀帝杆跑。杨广对李密的评价是一“此儿顾盼不常,无人卫”。意思是:这个人总是左顾右盼,不怀好意,不能让他待在官中。虽说杨广是个昏君,可对李密的评价倒是针见血、相当到位。李密具有战略眼光,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在馆谷休整部队,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翟让深以为然,率瓦岗军挥师西征。

单雄信带领两千精兵,绕道插人荥阳西部,切断东都洛阳与荥阳联系的咽喉;翟让率大队人马破金堤关(今荣阳东北),继而拿下数座县城。荥阳太守杨庆急忙向隋炀帝请求救兵。

隋炀帝又命张须陀前往镇压。翟让、李密、徐懋功、王伯当带领精兵,诱敌于荥阳大海寺背面树林里,一举歼灭隋军两万多人,张须陀被挑于马下而毙命,其余残兵败将吓得昼夜号哭,数日不止。

瓦岗军威名大振。接着,李密用奇计夺取兴洛仓(也叫洛口仓在巩县东,创建于大业二年,方圆二十余里,内有3000窑,每窑可容8000担粮食,是隋王朝最大的粮仓)。

义军夺仓后,开仓放粮,赈济饥民。这时,?JBS瓦岗军增到十万多人。山东宿城令祖郡彦率众投奔瓦岗军,他所起草讨伐杨广的檄文,历数了杨广的十大罪状,激励了义军反隋的斗志。

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气急败坏,马上派虎贲郎将刘长恭带领两万人马前往镇压,结果在巩县东南石子河畔被歼多半,余众溃散,刘长恭落荒而逃。

虎牢关守将装仁基,看到形势大变,便率子行俨及部将秦叔宝(秦琼)、罗士信等全部人马投奔瓦岗军。义军还先后烧毁东都的天津桥、丰都市,夺取回洛仓。从此瓦岗军成为农民起义军的一面旗帜。?

举报 分享 2022-03-24 10:13:0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