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打成一锅粥,为啥却没有外族入侵,到底是谁在镇守边疆?

镇守边疆的人,正史里边其实有记载,只不过,这几个人身上污点太多,就不可能把这些功绩描述太多。

第一个就是董卓。

一提到董卓,基本都是负面形象了,他干的坏事,那是罄竹难书了。但是,在镇守边疆上,他可是实打实的强悍。

先讲一下当时皇帝为什么招他进驻洛阳吧。

汉末,地方势力割据,但是朝廷的军队也还是强大的,只是,这个军队没有掌握在皇帝手里,那么兵权在谁手里呢?在外戚和太监(也就是后来的十常侍)手里,皇帝是妥妥的被架空的。

外戚和太监之间的斗争,最后是太监,也就是十常侍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这时候,朝廷就落入了太监手里了。

太监掌权,各大臣肯定不服气,但是,人家太监掌握着中央军啊,干不过,这些大臣就想着,谁能收拾得了中央军。可是中央军也不是吃素的,一般军队也干不过啊,想来想去,就想起了董卓这个家伙。

果然,董卓只是带着一小部分西凉军,就把中央军给收拾了。董卓剩下的大军,还镇守在西凉呢!

到最后董卓死了,西凉那一部分西凉军还是镇守在西凉。包括王允这个家伙,还有吕布这家伙,还不是后怕,怕西凉那些董卓的手下杀回来。

这些正史有记载,只是没有把董卓的镇守大汉西大门的功劳给表出来而已。毕竟,这家伙实在是太臭名昭著了。

第二个人是公孙瓒。

董卓镇守的是中国的西大门,那么公孙瓒镇守的就是东北的大门。

这家伙其实很单纯,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的主张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就一个原则,通通杀光。

说起来白马将军赵云,大家都知道,但是赵云只是公孙瓒手里的一个校尉而已,这么一个三国猛将,公孙瓒说送人就送人了。

公孙瓒对于权力追求没有兴趣,一门心思杀异族。汉末大乱的时候,袁绍组建反董卓联盟,公孙瓒参合了一下,就回老家杀异族去了。

按理来讲,他的功绩也应当大书特书一下,但是这哥们干了一件事,就是皇帝的一个叔叔耽误他杀异族了,这哥们把这个皇叔给宰了。这可是大事,相当于造反了,所以,史书上更不可能记载很多。

第三个人就是吕布。

董卓镇压西大门,公孙瓒镇压东北大门。还有一个正北的大门,当时正北大门就是在现在太原这里。吕布就是在这里起家的,也是把名气打出来的。

当然,在那个时代,正北的敌人没有那么强悍,所以吕布的功绩就不如董卓和公孙瓒。

吕布的名声也是臭,也就干脆抹去了功绩吧。

第四个就算是曹操了。等着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北方也闹事,曹操安排人去镇压。

郭嘉这个大牛,就是为这个死的。

好了,我算是把当时镇守边疆的人物情况说了个大概,有需要补充的,大家帮忙补充。

举报 分享 2022-03-07 09:26:0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