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女尸死因是什么?专家解剖切开其腹部那一刻,看到了真相

马王堆女尸死因是什么?专家解剖切开其腹部那一刻,看到了真相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湿尸”,称呼为“辛追夫人”,她被三层椁室、四层棺室,以及一捆名贵丝绸严密地包裹着。当专家们一层一层揭开这些包装时,一个又一个秘密出现在面前。由于女尸没有腐坏,这就为其中一个秘密的解答提供了必要条件:既然尸体保存完好,我们有可能利用现代技术找到辛追夫人的死因吗?专家特别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研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如何解密的。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沉睡两千多年的“辛追夫人”,人们惊奇地看到其尸体的状态保存得十分完好,犹如刚死去一般:全身皮肤光滑、肌肉富有弹性,甚至眼部的睫毛也清晰可辨!专家们十分激动,“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对该女尸作出更多研究,找到她的死因,这对解剖学、病理学、化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自北京的一位专家说。

长沙的天气闷热难耐,极不利于尸体存放。为进一步研究与保存马王堆女尸,专家对其进行了防腐处理:先后三次用酒精、甘油和福尔马林混合液对其注射与浸泡。难以置信的是,当混合液注射到体内后,尸体的脉管随之隆起,并逐渐延伸、扩散,这种现象和刚去世的遗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随后专家对女尸进行了各种检查,包括X射线研究、死亡年龄判断、组织化学检查、电镜检查,以及血型鉴定等等,在此过程中令专家感到震惊的是,在女尸细胞内发现了细胞膜、细胞核等物质,这说明女尸的保存达到了细胞水平,属世界罕见!

由此看来,我国古代的尸体保存技术是多么高超!经专家检测,辛追夫人是A型血,死亡年龄约50岁左右。而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辛追生前身体状况很不好,患有十余种疾病,而且几乎每一种都严重到可能致命的程度,比如,她患有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症,身体动脉大部分管腔已被阻塞,只剩近1/10的地方略有空隙;然后专家还发现她患有心肌缺血和小块的心肌梗死。除此之外,辛追夫人还患有多发性胆结石、肺结核、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如此说来,哪种疾病是辛追夫人真正的死亡原因呢?为了揭开真相,专家组研究决定,对尸体进行解剖。基于之前的检查结果,专家怀疑辛追最有可能死于脑血栓,它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于是专家首先打开了辛追夫人的颅脑,但是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整个脑组织中脑血管都完好无损。“这样一来就排除了这个死因。”解剖学专家说,“死者患有心肌缺血,很可能存在一个诱因,导致其心肌梗塞而死亡。”

专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呢?为了证实这个推断,专家切开了女尸的腹部,这时一个意外发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在女尸的直肠及肝脏内发现有血吸虫虫卵。血吸虫病是1904年日本学者桂田氏发现的,而我国在1905年才发现此病,所以该病史从1905年开始对外正式宣布。然而,这次解剖却发现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这种病例的存在!它对我们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紧接着专家在尸体的食管、胃、肠中发现有138粒甜瓜子。这说明什么呢?辛追夫人死之前正在吃甜瓜,体内食物还未消化完,换句话说,她是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死亡。

这样说来,辛追夫人的死会不会和消化系统有关?答案是肯定有关!专家注意到死者生前患有严重的胆结石,然后综合之前的各种检查结果,分析得出结论:辛追夫人的死亡原因是胆结石嵌顿引起胆绞痛的急性发作,继而促发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氧加重,最终发生猝然死亡。而且医学界认为,人进食后食物要经过3~4小时才能消化至肠道。也就是说,辛追夫人是在进食后3~4小时内死亡,且死于甜瓜成熟的季节。马王堆两千年不腐的女尸出土,有着深远的意义,这具湿尸在各个学术领域都存在极高的研究价值,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许多年来,众多科学家都积极投身于马王堆古尸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由此,我们更应感谢和珍惜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份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马王堆汉墓》《西汉亡魂》】

举报 分享 2022-02-23 08:05:55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