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千古太后第一人——秦宣太后芈八子
近代世界,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格局当中,资本主义的力量在慢慢崛起。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存,他们想要自由、想要为自己、为后人争取到更多。在这场政治风暴当中,人们的思想逐渐被唤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有人生来是平等的,上天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一生。现世的财富和幸福,所有想要的,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平等",成了那个时代,乃至到今天一直受到追捧、被人们所呼唤的存在。一场场追求自由的革命,运动,像一块又一块的石头被扔进水池当中,泛起一阵又一阵的涟漪。一场被镇压下去,必然还有下一场拔然而起。
在这些运动当中,女性的力量也被唤起。她们追求,在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上都要具有和男子同样的权力。从英国开始,逐渐走向世界。现如今,男女平等已经是社会大众的普遍共识了。多少女人,巾帼不让须眉,在众多领域当中和男子同台竞技,不落分毫。
但是,在古代社会,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东西方世界相对没有联系,孤立发展的状况之下,竟然对于女子的认识评价惊奇的相似。孔子曾经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朱熹等宋代理学家更是给女人加上了一道又一道的枷锁。他们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使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更加悲催。还有明代的贞节牌坊、烈女碑。多少女子为了这些虚荣,所谓的家族荣耀将自己一生放在火上炙烤。
在西方,柏拉图说"女人劣于男人",先贤亚里士多德认为男人是一家之主,要像国民一样统治自己的妻子。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也认为,妇女的天性就是服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女性的生存环境变得十分的艰难。她们被认为是低下的,男人的附属品。她们天生的职责就是繁育后代,相夫教子。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在时代的压迫之下,逆流而上。"我命由我不由天",在这些人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提到这群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她以女子之姿,用一生的奋斗,最终敢把那冕冠带到自己头上,登上皇帝宝座。让天下间的男子俯首称臣。这样的魄力不光将当世的男子震慑,这股威力的余波更是将后世的男子都吓得不轻。甚至有的朝代规定皇子登上皇位之后,她的亲生母亲必须陪着先皇殉葬。
历史上,还有许多"无冕之王",她们或是不想,或是不能够登上皇帝的位置,但是却将朝堂权力揽在手中。
前几年,有一部大热的片子叫《芈月传》,随着这部片子的大热,芈月这位女强人成为街头巷尾大热的话题。而这位女主角的历史原型就是这位宣太后。在电视剧当中,为了更好的表达,必然会进行一些艺术的加工,虚构出一些情节,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历史上的的宣太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宣太后,性芈。出生年月不详,又被称之为"芈八子"。芈性,在中国是比较古老的姓氏了。《史记》当中有记载,楚国的祖先从帝喾开始,到夏王朝成为了重要的成员。后来商国人兴起,代替了夏朝。就在这商夏交际之时,楚的祖先出现了分裂,出现了祝融六姓,四处流落的局面。而当中就有一姓是芈,所以芈姓应该是周时期楚国贵族的祖先。
惠文王时期,宣太后在后宫当中的位分就是八子,所以也被称之为芈八子。
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在惠文王在位之时,她在后宫当中并没有那么受宠,地位也没有那么高。所以电视剧里那些"霸道皇帝就爱我"的情节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她为惠文王生下了三个儿子,俗话说"母凭子贵",宣太后在政治舞台上的呼风唤雨,就要凭借着自己的儿子来争取了。
但是,登上政治论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继承秦国王位的是嬴荡,史称"秦武王"。史书上记载,秦武王天生神力,身高体壮,尚武好战。经常把举重作为自己的闲暇之时的兴趣爱好,甚至是在当时的朝野之上,只要是有力量过人的,他都会将他提拔为将,并且给他们高官厚禄。而就是因为这个兴趣爱好,给他和宣太后的人生带来了翻天的逆转。
公元前307年,彼时,惠文后和秦武王早早的就将芈八子的孩子嬴稷送到了燕国当人质。在战国时期,各国国家之间经常会用交换人质,或者派遣人质,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来调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当时来看,作为人质其实也是危险度极高的一件事情。两国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了变动,就会对人质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嬴稷正在燕国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而这个时候却从秦国国内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秦武王突然之间猝死了。
原来,在这一年,秦军攻克了重镇宜阳,秦武王也与此同时进入到东周的都城洛阳。到了洛阳之后,武王看到了放在洛阳了象征着国家权力的九鼎。为了向周王朝以及天下人炫耀秦国的武力,同时看看他自己的臂力如何。秦王就非要举起一个代表着雍州的大鼎,但是因为鼎太重了,砸了下来。武王就这么被砸死了。天生神力的武王就这么仅仅做了四年的国王就离开了人世。
由于武王是猝死,事发突然,后继无人。所以由谁来继承王位就成为了问题。可是对于芈八子来说这就成为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在武王的诸多兄弟争夺王位之时,她联合燕国的势力,同时又借助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魏冉,将自己远在燕国的儿子扶植上了王位。这样的雷霆手腕,真的是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也证实了芈八子在之后是有实力掌握朝堂。
为了将手中的权力牢牢地稳定住,除了借助自己的手腕之外,宣太后还用了一种历代常用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的亲属替自己守住政权,把持朝政。
作为楚人,宣太后首先同自己的"娘家"联姻,将秦楚关系变得日趋紧密。同时,把当初帮助自己扶植嬴稷上位有功的,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哥哥魏冉封为穰侯,掌管秦国军务。芈戎,自己的同父弟弟则封为华阳君。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是被分别的封为泾阳君、高陵君。就这样,宣太后的羽翼一步步的丰满,最终势力遍布整个朝廷。
当稳定了朝中局势之后,在处理外交问题上宣太后也有自己的"一套"。
公元前307年,当时楚怀王包围了韩国雍氏,韩国面对来军战事吃紧,派使臣向秦国出兵寻求援助,使臣到秦之后,力称唇亡齿寒之故,希望秦国能够发兵援助韩国。宣太后不愿出兵,在回拒韩国使臣之时,语出惊人。
这样将自己同惠文王的房事作比,还是在朝堂之上,如此公开的场合当中。不管对于助韩是有这怎样的盘算,但是这样做实在是不妥。
义渠,是位于秦国西部的一个游牧部族,同秦国时常之间多有摩擦,虎视眈眈的盯着秦国。是秦国东出战略实施的过程当中后方的十分严重的隐患。虽然在秦惠王时期,趁着义渠国的内乱派兵平定了义渠,义渠在当时也表示了臣服。但是此后双方之间还是时有摩擦,时战时和。在秦昭襄王(嬴稷)继位之后,宣太后改变了以往的强硬政策,采用怀柔、拉拢的手段。将义渠王接到了甘泉宫当中,同他私通,保持了这种暧昧关系三十年之久,并且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孩子。以此来放松义渠王的警惕和斗志。
最终,宣太后在时机成熟之时,亲手在甘泉宫当中杀死了义渠王,迅速派秦军进攻义渠,义渠面对突如其来的秦军,毫无准备,根本没有招架还手之力,被灭国,领土被设为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由秦王直接管辖。最终将义渠汉化,融入到华夏民族当中。
在这个思想相较之古代相对开放的时代下,在读到这段历史之时,仍是被吓得久久不能回神。如果说宣太后的语出惊人如空中惊雷,那这就如同是晴空暴雨。难以想象,三十年的同床共枕竟然是同床异梦。两个孩子也竟是用来软化敌人的武器,如此这般,竟然是发生在千年之前的秦国。
著名的秦史研究家马非百先生曾经说过,利用色相,一举灭亡了西部的大患义渠,从此可以使秦国一心向东发展,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的功绩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这样的手段,就是在今天,也怕是少有其人。所以虽然对于这样狠毒的做法并不被人认同,但我佩服这样的胆识和勇气。
然而,就算有再多的胆识和勇气,但是难改的是宣太后的生性放荡。
有人说,这和她出生在楚国那个浪漫温柔乡脱不开干系。楚国的浪漫文化让她的生性里就带有着风流的种子。而随着大权在握,这种风流不可避免的就暴露出来。除了在不分场合的开"荤段子",宣太后的私生活也是极为不检点的。
在宣太后年老的时候,看上了秦国大臣当中的魏丑夫,将他作为自己的男宠。他在做男宠期间深得宣太后的喜爱,以至于后来在宣太后病重得知自己时日无多之时,还要魏丑夫为自己陪葬,以便自己能够在阴间继续享受他的服侍。魏丑夫得知之后,吓的赶忙请当时十分善辩的庸芮在宣太后面前替自己争辩,这才使宣太后打消了这个念想,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小命。
虽然宣太后是如此拥有权势,人生风流。但是那个朝代最终还是变成了男人主导的社会。就像武则天之后,继位的就是唐中宗李显一样。当自己一天天老去的同时,自己的孩子嬴稷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当初宣太后在朝堂当中所布下的权力网络,这时候就像是天罗地网一样,牢牢地捆绑住了嬴稷亲政的道路,最终招致了嬴稷的不满,亲自动手,将自己的母亲赶下政坛。
公元前266年,范雎在秦国取得了亲昭襄王的信任,向秦王进言,当今秦国的弊政就在于秦王的母亲,把持朝政,任用自己的亲信。秦王在听取了范雎的意见之后,废掉了太后、将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都逐出关内。宣太后和她的党羽被羽翼未满的秦昭襄王洗刷了个干干净净。
这一年,秦王任用范雎为秦国的宰相,将他封为应侯,推行了远交近攻的政策,在随后亲政的日子里,韬光养晦,不断为秦国积蓄力量。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力度。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合适的外交手段,远交近攻。通过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及纵横家们的游说。将原本内部就不太团结的六国抗秦联盟变得土崩瓦解。六国被一个个的离间,军事实力在这是也受到了来自秦国的打击。
尤其是公元前260年,秦国派战神白起率领秦军,同赵国在长平展开的长平之战。此一战役,白起率秦军战胜、并坑杀了秦军四十五万人,消灭了赵国军队的主力力量,这场战役之后赵国几近亡国。这些,都为了秦国日后统一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翦伯赞评论这个时代称,秦对六国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秦昭襄王,一步步的带领着秦国走向新的时代,走向辉煌。
而就在这一年,宣太后同自己儿子彻底翻脸。一年之后,因病而卒。封给她"宣"的谥号,将其葬在了芷阳骊山,也就是秦东陵。
而关于宣太后的身后的陵藏还有一件及有意思的事情,让人不得不提一下。
秦东陵位于现今的西安临潼区西骊山西麓。提到这个地方对更多的人印象更加深刻的就是当年一出土就震惊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了。但是有的学者在参观了出土后的兵马俑竟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宣称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王嬴政,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而是在他之前的这位秦宣太后。并且还举出了一些自认为"言之凿凿"的证据。
借着互联网越传越开,对于此,不少研究学者和历史专家都纷纷出来辟谣,但是这远远没有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来的有看点,更热闹。辟谣的声音也远不如谣言传播的快速。直到现在,打开浏览器,搜索兵马俑,这样的相关文章也还是比比皆是。
宣太后自己也不知道,在自己百年之后,竟然和自己的玄孙争夺起了兵马俑的归属。
参考文献
《秦宣太后:第一个走向政治前台的女人》——李凯
《历史上真是的芈月,秦宣太后》——徐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