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吃蒸鹅死,刘伯温吃御药死,朱元璋为何这么残忍?原因很现实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是一位牛人,他加入郭子兴的义军后,从亲兵开始做起成一军统帅,后打着“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他也因此成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建立者。

建国后,朱元璋一边励精图治,一边屠杀功臣。其实,朱元璋防范和杀戮将领的嗜好,早在打江山时期就已经暴露了出来。朱元璋为了防止将领反叛,就规定:出征将领必须把家人留在京城做人质,同时还会派遣心腹去监军。

当年,朱元璋的这个政策就起到了“反作用”,甚至逼反了一些将领,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邵荣造反。

邵荣是朱元璋起兵之后的和徐达、常遇春并列的三大将领之一,“太祖自起兵,所任将帅最著者,徐达、常遇春与荣为三,而荣尤宿将善战”。最后邵荣却选择了谋反,失败后,朱元璋质问邵荣,说“我与尔等同起濠梁,望事业成,共享富贵,为一代之君臣,尔如何要谋害我”邵荣回答:“我等连年出外,取讨城池,多受劳苦,不能在家与妻子相守同乐,所以举此谋。”邵荣一席话让朱元璋哑口无言。

后来,朱元璋为了“巴结”悍将徐达,擅自作主把大将谢再兴的女儿嫁给徐达。谢再兴知道后,愤怒地说:“女嫁不教我知,伫同给配。又着我听人节制。”结果,谢再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奔了朱元璋的死对头张士诚去了。

朱元璋明朝建立后,其多疑之心还是没有改变。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杀了丞相胡惟庸,同时被杀的有陈宁、涂节等数人。此后数年间,朱元璋又把胡惟庸扣上了“通倭”、“通虏”和“谋反”的罪名,把案件更一步搞大,结果牵连的人数达到了3万人之多,令人骇然听闻。

公元1393年,朱元璋又兴蓝党大狱。蓝玉是徐达、常遇春之后的第一大将,但锦衣卫指挥蒋球却告发蓝玉谋反,于是又牵连到1万5千人。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前后达十四年之久,诛杀近5万人,几乎杀光了功臣,到了“元功宿将相继尽矣”的地步。

就连明朝建立的最牛的两大功臣刘伯温和徐达也在劫难逃。有着明朝第一谋士之称的刘伯温在生病时,朱元璋指使胡惟庸送去下了毒的御药,结果刘伯温服用后很快一命鸣呼。而关于徐达的死,根据王文龙《龙兴慈记》载,徐达患有背疽,也就是后背有了毒疮,不能吃蒸鹅,但是朱元璋却赏赐给了他一只烧鹅,最后徐达哭着吃下蒸鹅,吃后就去世了。

除了赤裸裸地屠杀,朱元璋还大兴文字狱。

公元1397年,科举后发榜,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为录取的人都是南方人,因此被称为“南榜”。于是北方考生联名上书告考官刘三吾﹑白蹈信偏私南方人。于是朱元璋派遣12人去调查,结果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南方的文化水平远超北方的结果。然而,朱元璋却为了平复北方考生的怨气,竟然将刘三吾﹑白信蹈等考官列为“蓝玉余党”,加以打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后,身边的文人往往会因为说错一个字而引来杀身之祸,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高启案。高启是明朝初期三大文学家之一,和宋濂、刘基并列。高启曾写下一首《题宫女图》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讽刺他,于是怀恨在心。公元1373年,姑苏太守魏观府衙修建在张士诚宫殿的遗址上,被御史张度污为“兴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于魏观被杀。而高启曾为魏观撰写《郡治上梁文》,其中有“龙盘虎踞”。结果高启被处以腰斩之刑。

无独有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记载一件十分荒唐的文字狱事件。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朱元璋看了后,大怒,认为其中的“生”就是“僧”,认为这是讽刺自己,于是杀之。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内有“体干法坤,藻饰太平”八字,“法坤”被读为“发髡”,“藻饰太平”当作“早失太平”,作笺者也被处死。

杀的杀,洗的洗脑,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松手,他还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监察百官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朱元璋派这些锦衣卫去侦查大臣的言行举止。结果在这种特务机构的监察下,朝中大臣无不人人自危。据史书记载: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回家后吟诗一首:“四鼓鼕鼕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就质问道“昨天做的好诗,但我并没有嫌你啊,何不用‘忧’字”。钱宰听后只得磕头谢罪。吏部尚书吴琳告老回到自己的家乡黄岗,朱元璋不放心,派人去察看他的行迹,等使者回报说吴琳在家老实务农时,朱元璋才停手。国子祭酒宋讷“危坐有怒色”,第二天朝见时,朱元璋问他昨天为什么发怒,宋讷大吃一惊。

朱元璋这样不择手段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他打下的大明江山能在子孙手上万代流传下去。

举报 分享 2022-01-29 10:08:4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