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仁慈”的皇帝,在位42年,死后敌国君民悲痛不已

现在的人们说起宋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靖康之耻”,亦或是“软弱无能”等词,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朝其实也有过繁华强大的时代。在清朝时期,曾有“康乾盛世”之说,其实在宋朝,有一位皇帝在位时,华夏大地的繁荣与清朝鼎盛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位被后世所忽略的盛世明君就是宋仁宗赵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看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而宋仁宗赵祯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被换走的“太子”,不过皇宫守备森严,对皇子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根本不可能发生所谓的“换太子”之事,这一切也之事后世百姓所传出的故事罢了。不过宋仁宗赵祯的生母确实不是他父皇的皇后刘氏。

宋真宗赵恒,也就是赵祯的父皇子嗣单薄,生有六子却只有赵祯一人顺利存活下来,后来宋真宗驾崩,年仅13岁的赵祯继位,皇太后刘氏垂帘听政,在刘氏掌握国家大权之时,赵祯也并没有像电视剧中那样,一心想着夺权,而是安心做自己的皇帝,直到十一年后刘氏去世,赵祯才开始真正的掌握政权。

其实严格说起来,赵祯此人并没有太出众的治国才能,只是他有一个其他帝王很难做到的仁慈之心,也正是他的仁慈宽厚,让很多大臣都敢于直言,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历史名臣包拯了,在宋仁宗赵祯想将皇后的叔叔任三司使长官(财政部长)一职时,包拯在朝堂上和宋仁宗据理力争,情绪高亢之时甚至将口水喷到了宋仁宗脸上,若是换做其他皇帝,包拯估计早就被拖出去了,可宋仁宗却被包拯说动,放弃了之前的任命。

可以说包拯能够大斩贪官、屡破奇案,和赵祯的包容有很大关系,不仅如此,宋仁宗还善于启用人才,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狄青等人都是宋仁宗时期的名臣大将,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是出自这一时期。四大发明中有三样创造于宋仁宗时期,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环境确实是一片祥和。

宋仁宗在位的四十二年里,勤俭律己、广纳谏言,让宋朝达到了空前的盛世,可以说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了,而当他驾崩去世时,举国上下罢市哭丧,甚至连敌对的辽国君民都伤心不已,可见宋仁宗的影响力之大啊,可惜的是,宋仁宗三子早夭,国家没有正统继承人,只好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曙。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 分享 2022-01-26 11:01:18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