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买马?“树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要招兵,必须树立大旗。不树旗帜,人家怎么知道你招兵?
但是一树旗帜,必然的后果是什么?难道能避免引起朝廷注意吗?刚刚开始招兵买兵的慕容家,一旦被朝廷注目了,还能有个好吗?
慕容复在江湖上晃悠,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收揽人心,以为己用”。就像在少寺山下,他第一个出头向萧峰挑战:“在下死在萧兄掌下,也算是为中原豪杰尽了一分微力,虽死犹荣。”
这样做的结果是:“这样一来,不论胜败,中原豪杰自将姑苏慕容氏视作了生死之交”。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战略指导思想。正如进攻天山童姥的灵鹫宫,本来跟慕容氏没有半毛钱关系,“慕容复随众人上山,原想助他们一臂之力,树恩示惠,将这些草泽异人收为己用”。
甚至在慕容博时期,他们就是这样做的:攻击萧远山,就是为了建立自己在中原群雄中的“带头大哥”地位——最起码是几位“带头大哥”之一。
而这些“中原豪杰”、“草泽异人”之中,隐藏着大量优秀人才。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以及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徐达等人,都曾是这些“中原豪杰”、“草泽异人”中的一员(事见《倚天屠龙记》);坚守襄阳城多年的实际统帅郭靖,出身于“中原豪杰”、“草泽异人”吗(事见《神雕侠侣》);差一点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汉人天下的“红花会”组织,干脆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原豪杰”、“草泽异人”(事见《书剑恩仇录》)。
说慕容复想“复国”,其实跟“复”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就是一个民间富户、江湖社团的造反建国理想。而想建国呢,就要有自己的建国方略。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没有储备了相当的人才,只凭一时冲动,就贸然开始“招兵买马”,结果只能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