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四大名将都是谁?秦琼没有入榜,徐茂公排第三,第一当之无愧

隋末唐初,也是历史上非常精彩和热闹的一个时期。不过史书记载也好,民间野史也罢,人们对这一时期最为关心的,似乎就是那些英雄人物以及事迹,比如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等等。

可以说,隋唐的人物故事,绝对不亚于《水浒传》,因此在历史上的关注度也颇高。

当然,这是民间百姓对于隋唐人物的喜爱,但对于后世的一些历史学者来说,他们研究的则是这些人物对唐朝建立的贡献,比如总结而出的四大名将就是由此而来。

区别于演义,正史中的四大名将中可没有神一般存在的李元霸,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物。

那么这些人都有谁?为何连家喻户晓的秦琼都没有入榜?

第四将,苏定方

许多人看到这个名字后,肯定会不自觉地笑出声来,如此卑鄙小人,怎么就能成为四大名将之一。

他暗算罗艺,诱杀罗成,卑鄙无耻且反复无常,看到李唐逐渐壮大,就舍弃原本的东家,如此卑劣的行径,如何能够成为名将?

尤其紫金关外,当他用卑鄙的手段诱杀罗成的时候,多少人为少年英雄罗成而暗自流泪,又有多少人在内心不停地咒骂苏定方,这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于这个观点,只能说是被演义给欺骗了。

首先正史之中没有罗成这号人,而且苏家与罗家也并非世仇,所以根本就没有加害罗艺的举动。

相反,此人少年成名,追随父亲南征北战,尤其是对一些匪寇的打击,使得他们所到之处,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不必担心匪寇的横行。

此后参与窦建德的起义军,但己方败给李唐后,他义愤填膺归隐故里,拒绝效力李唐。

只有唐朝建立后突厥横行,在李世民的多次邀请下,他为了民族大义才重新出山。

于是他就创下了灭东突厥、救新罗、五百破阵,镇吐蕃,紧接着又灭西突厥、夷平百济、征战高丽等诸多战功,几乎将大唐周边所有的隐患都消灭殆尽。

有人为其计算过,苏定方一生纵横之距离,破万里,70多岁还征战四方。

可以说,苏定方为大唐江山的稳固,以及开疆拓土等方面作出的贡献,绝对不比李靖等人要低。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战绩,这样的贡献,如何不能称之为名将?

当然,之所以将其排在第四,是因为其被黑得太惨,而且前三位的战绩功绩也并不逊色于他。

第三将,徐茂公‍

相比于苏定方,这位徐茂公则不同,他是李唐早期的核心成员,也是瓦岗三巨头之一。

此人心思缜密,善于周密部署后稳扎稳打,当然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李靖的指导下,他很快就学会了“闪电战”的打法,于贞观十五年,以此法大破薛延陀的6万大军。

当然,除了很会打仗,徐茂华还很会做人,且重情重义,对待俘虏也很友善,如果被俘之人人品很好,他还会向上举荐。

比如平定虎牢关战役,他了解到俘虏中有一位名叫戴胄的人,此人品行端正,是个正人君子,因此他向李世民举荐此人。

最后戴胄一路高升,最终成为了唐初的宰相,其名声和才学甚至可以和魏征并列。

所以,徐茂公是一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至于为何排名第三,是因为之前有几次战败的记录,尤其是还被窦建德给活捉过。

二将,李孝恭‍

这位名将大家也都很熟悉,虽然他没有李靖、徐茂公以及苏定方等人一样,参与过消灭突厥以及东进高丽的战争,但是他在攻略巴蜀方面,有着卓越的功绩。

要知道,当时的巴蜀有一位恶魔,此人名叫朱粲,称霸巴蜀数十载。不过想要将其剿灭可不简单,自古就有蜀道难的说法,朱粲盘踞巴蜀,只要不出来,确实很难拿下。

可李孝恭三下五除二,就将其剿灭,解决了唐朝的心腹大患,为大唐军队打开了西进的大门,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因此此人凌霄阁排名第二,称之为第二名将当然也不为过。

一将,李靖‍

纵观唐朝历史,只有一个人可以称之为军事家,那么这个人就是李靖。

李靖虽然出身陇西贵族,但丝毫没有娇贵的气息,反而铮铮铁骨,豪气冲天。

在其一生之中,他经历的战役大小数百起,为唐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从最初的击败王世充,到后来的抵御突厥,随后转变策略奔袭阴山,转守为攻,一举消灭了东突厥,使得大唐解决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其实从战役本身看不出什么,历史上能打胜仗的人也不少,可李靖能称之为军事家的原因,在于他的军事指挥艺术。

他总能在敌人毫无防备之下,出其不意地获胜,也能在极度危险之下,反败为胜,能做到这样的,恐怕没有几人,因此他称之为第一名将,也是当之无愧。

我们再看看其他人,比如秦琼、程咬金等,虽然他们武艺超群,作为将才可以,至于帅才,似乎还差一点味道。

参考资料:《旧唐书》

举报 分享 2022-01-11 14:55:46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