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你知道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吗?

所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天是腊八节,腊八节到了,春节也就快了。

在中国,腊八的起源悠久,早在先秦时期,腊八节这一天就已经开始祭祀祖先和神灵。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有很多,有种说法是,在秦始皇时期,因为修长城需要大量的民工,这些劳力长时间无法回家,更别说过年的时候了。

很多劳力家隔万里,但是朝廷经常克扣粮饷。某一年的腊八节,这些民工由于无粮,于是大家集中在一块,将手里剩余的粮食房子在一个锅里,熬成了稀粥,一人一碗,只可惜这样还是没能吃饱,最后很多劳力都饿死了。后来为了纪念这些死去的人,每年到了腊月初八,都会喝腊八粥。

在宋朝,腊八节,上到朝廷官府,下到平常百姓家,到了腊八都会和腊八粥。

清朝的时候,腊月八日喝腊八粥非常风靡,家家户户都会喝腊八粥。如今,腊八节依然是中国著名的传统节日。

现在的腊八粥风格多样,不同的地区腊八粥也不一样。有人往往都会提前一天就准备食材,虽说不同地区食材不一样,但是大都是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食材。

腊八节这一天,除了喝腊八粥,还有很多习俗。比如陕西关中地区会吃腊八面,安徽会制作腊八豆腐,山东人吃腊八蒜。

宁夏会将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制作腊八饭,腊八这一天,宁夏人不吃饭,只吃腊八饭。

在咱们山东“孔府食制”还有规定,腊八粥的制作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制,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另外一种,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举报 分享 2019-01-13 15:53:01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