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捏成冰杯原理

一捏成冰杯原理是两层杯壁间加有蓄冷剂,在冰箱中受冷凝固后拿出来,然后使用时作为杯内饮料的降温剂,因为蓄冷剂在融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得杯子中的饮料温度降低,它其实就是冷热传递的过程。

先把杯子放进冰箱,在冰箱里放了较长的时间后,整个杯子和杯子内的物质已经结成了冰,拿出来之后将牛奶或者果汁倒进去,牛奶或者果汁的温度一定比杯子的温度高,于是蓄冷剂就吸收了饮料中的热量,进而散出冷气使饮料温度下降,最终结冰。

通常冰杯是由塑料构成的,两层杯壁间有蓄冷剂,常温下是液体,不可以取出。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杯子倒置在冰箱冷冻室里面三十分钟左右,蓄冷剂会结成冰,从冰箱中取出,然后向杯子中倒入饮料,等待蓄冷剂逐渐融化后,冷饮就完成了。

在放入冰箱时要保证静置,避免底部液体结冰的冰层过厚,会损坏杯子。还要注意杯子传热的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会液化,会导致杯子周围比较湿润,所以要注意放的位置,避免弄湿其他物品,特别是不要放在电器周围,如笔记本等。

举报 分享 2022-07-30 05:44:43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