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幸福要靠自己双手创造

《青蛙卖泥塘》虽然只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却有着深刻的道理,今天就来说说《青蛙卖泥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吧!

同一篇文章,每个人读到的道理、感受、收获可能都不一样,在小编看来,这个故事讲的是改变,改变不是拍拍屁股,留下一坨“坏”的牛粪,而是在这牛粪里种下一朵“那么好”的花。明年,它会变成一朵花。这样才能由坏变好,靠自己改变,幸福是通过奋斗获得的。当然,听听别人的意见没有错。

最开始的时候,青蛙想卖泥塘,但后来他不卖了,这个过程中可以总结提炼出一个道理,也就是幸福是通过奋斗获得的。

青蛙卖泥塘是有动机的,青蛙的动机是搬到城市,这不太好,就像我们生活中,家里的房子30平米,太小了。卖了买个大点的,60平米;60平太小了,卖了买个大点的,100平米。不是一样的吗?

动机之后,下面的青蛙在行动,也就是故事在展开。

在卖泥塘的过程中,青蛙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买家。第一个买主是一头老牛,第二个买主是一只野鸭。

买家的出现,我们可以称之为角色的加入,老牛和野鸭加入了这个故事。它们的加入是为了与众不同。他们对青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观点都和自己有关。

老牛说种草,野鸭说水太少。老牛吃草,野鸭戏水,这和人物性格特点有关,是身体上的特征。写童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性与物性的契合。

接下来,青蛙遇到了鸟、蝴蝶、兔子等等。把他们和上面的老牛和野鸭对比,会发现加了同样的角色,不过这里是简单描述,上面是详细描述。

泥塘卖蛙的故事和唐僧一样。唐僧取经路上能不断遇到妖怪,青蛙在泥塘里叫卖能不断添东西。就算东西满了也可以拆掉重建吧?这可以变成一个没完没了的故事。

换个角度看青蛙卖泥塘,一开始是因为“这里不怎么样”才卖的,最后是“这么好的地方”。

作者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呈现了青蛙卖泥塘的两次过程,给读者一种结构清晰,通俗易懂的感觉,从第三次青蛙卖泥塘开始,作者只列举了哪些小动物指出了哪些问题,青蛙进行了泥塘的哪些方面的改造,细节得当,很是吸引人。

举报 分享 2022-07-06 15:33:55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